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

出处

出自宋代曾巩的《越州赵公救灾记

拼音和注音

bàn shǐ lì zhī yǒu zhì yú mín zhě bù xìng ér yù suì zhī zāi , tuī gōng zhī suǒ yǐ shì ,

小提示:"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这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病,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赵公抚慰百姓,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用来筹划安顿民众的事,哪个先哪个后以及如何开始如何结束,在这方方面面之间,曲折周到细致详尽,没有不考虑到家的。他的施政虽然只在越州,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大约灾害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作防备。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了;不熟习而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留心的人,两者也有很大差距。我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将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须顷刻就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只影响眼前吗?

词语释义

幸而:幸好、幸亏。

不幸:(形)不幸运;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的:~的消息。②(形)表示不希望发生而竟然发生:~身亡|~而言中。③(名)指灾祸:惨遭~。

有志:有志向;有志气。

小提示:"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曾巩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