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甲第临康庄,生长介胄羞膏粱。

出处

出自宋苏辙的《王诜都尉宝绘堂词

拼音和注音

zhū mén jiǎ dì lín kāng zhuāng , shēng zhǎng jiè zhòu xiū gāo liáng 。

小提示:"朱门甲第临康庄,生长介胄羞膏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朱门:1.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2.旧时借指豪富人家。

膏粱:(名)①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饭菜。②比喻有钱人家:~子弟。

生长:1.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生物体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由小到大的过程。2.出生和成长;产生和增长。

介胄:(书)(名)甲胄:~之士。

甲第:甲第jiǎdì∶豪门贵族的宅第∶科举考试第一等用甲第为国相。——清·周容《芋老人传》

康庄:1.平坦宽广、四通八达的道路。2.谓宽阔平坦。3.喻指心胸宽广。

小提示:"朱门甲第临康庄,生长介胄羞膏粱。"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