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九年李训、郑注败后,仇士良愈专恣。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tài hé jiǔ nián lǐ xùn 、 zhèng zhù bài hòu , chóu shì liáng yù zhuān zì 。
小提示:"太和九年李训、郑注败后,仇士良愈专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和:1.见“太和”。2.亦作“大和”。3.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4.谓太平。5.和睦。清恽敬《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6.魏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明帝继体承统,太和改元,德泽流布也。”7.雅乐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专恣:专横放肆。纵任。
小提示:"太和九年李训、郑注败后,仇士良愈专恣。"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出自:姚鼐的《登泰山记》
-
敢问我师,如何是西来意?九年空冷坐,
出自:《杂剧·龙济山野猿听经》
-
九年,楚子入陈。
出自:《单子知陈必亡》
-
散为万姓食,堆作九年储。
出自:白居易的《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
-
直候九年功满日,和根拔入大罗天。
出自:吕岩的《七言》
-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出自:陶渊明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
舍人虽健无多兴,老挍当时八九年。
出自:白居易的《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其二)》
-
信脚一百五日出,扪心四十九年非。
出自:李处权的《寒食日同赏卿步江头》
-
武陵谪九年,下惠仕三已。
出自:程俱的《自宽吟戏效白乐天体》
-
十九年来毡齧尽。
出自:王夫之的《渔家傲.翠涛作煨榾柮诗索和以词代之六首(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