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九年李训、郑注败后,仇士良愈专恣。

出处

出自唐代李昂的《宫中题

拼音和注音

tài hé jiǔ nián lǐ xùn 、 zhèng zhù bài hòu , chóu shì liáng yù zhuān zì 。

小提示:"太和九年李训、郑注败后,仇士良愈专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和:1.见“太和”。2.亦作“大和”。3.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4.谓太平。5.和睦。清恽敬《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6.魏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明帝继体承统,太和改元,德泽流布也。”7.雅乐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专恣:专横放肆。纵任。

小提示:"太和九年李训、郑注败后,仇士良愈专恣。"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李昂

李昂

李昂(并非唐文宗李昂),诗作很少,全唐诗中仅存其二首,他的生平事迹也记载极少,只知道他在开元时任考功员外郎。虽然李昂在唐代诗人里毫无名气,存诗也少,但他的诗作还是相当不错的,写得激越豪壮,恰似一曲嘹亮雄健的军中乐章,能从中感受到大唐盛时那贲张的血脉。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