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gù hé liáng zhī jù , zhǐ yú shāng bié ;
小提示:"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到了东周衰落秦国兴起的时候,采诗之官就废除了。天子不以采诗观风的办法补救并考察政事的缺失,平民也不以诗歌宣泄疏导自己的感情。于是颂扬成绩的风气兴起来,补救政事缺失的道理遭到破坏。这时候,六义就不完整了。国风演变为楚辞、五言诗开始于苏武、李陵。苏武、李陵、屈原遭遇都不好,他们都切合自己的情志,抒发感慨而写成诗文。因此,“携手上河梁”之类的诗句,仅止于表达离别的伤感,“行吟泽畔”这样的吟咏最终也只归于怨愤的思绪。诗中所表达的尽是彷徨难舍,抑郁愁苦,没有写到别的内容。但是距离《诗经》还相去不远,六义的大概还保存着。因此,描写离别就以双凫一雁起兴,讽咏君子小人就用香草恶鸟打比方。虽然六义不完全,还能得到国风传统的十分之二三。这时候,六义就缺欠了。晋宋以来,得到国风传统的大概就罕见了。如谢康乐诗的深奥博大,但是多耽溺于山水。如陶渊明诗的超拨古朴,但是又多放情于田园。江淹、鲍照之辈,又比这些诗还要偏狭。象梁鸿所写的《五噫歌》那样的例子,连百分之一二也没有。这时候,六义就逐渐微弱,走向衰落了。到了梁、陈中间,大都不过是玩弄风雪、花草而已。唉,风雪花草这类事物,《三百篇》中难道就割弃了吗?这只是看运用如何罢了。比如“北风其凉”,就是借风以讽刺威虐的,“雨雪霏霏”,就是借怜悯征役的,“棠棣之华”是有感于花而讽谕兄弟之道的,“采采苢”,是赞美车前草而祝贺妇人有子的。这都是以风雪花草起兴,而表现的意义则在于刺威虐、愍征役、讽兄弟、乐有子的。与此相反怎么可以呢?这样,“余霞散成,澄江静如练,”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这类篇章,辞确实华丽,我不知道它所讽谕的究竟是什么。因此,我说这些诗仅仅是玩弄风雪花草罢了。这时候,六义就完全消失了。
词语释义
小提示:"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相关名句
-
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出自: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
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出自: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
止于适吾口,何必饫腥膻。
出自:白居易的《夏日作》
-
贫舍款宾无别物,止于空战大尊罍。
出自:杜荀鹤的《李昭象云与二三同人见访有寄》
-
谁知海若无津涯,河伯源流止于此。
出自:耶律楚材的《复用前韵唱玄》
-
閒行止于陶,贸易兼躬耕。
出自:释函是的《咏史十二首(其九)》
-
皎皎素丝在所染,营营青蝇止于樊。
出自:陈子升的《伤歌四首(其二)》
-
其志止于此,士固不足羡。
出自:韩琦的《昼锦堂》
-
流传释家亲受记,止于大国来西天。
出自:张昱的《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八十五)》
-
何期踪迹又迟留,行止于人自不由。
出自:施枢的《留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