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出处

出自宋辛弃疾的《满江红·山居即事

拼音和注音

xì dú lí sāo hái tòng yǐn , bǎo kàn xiū zhú hé fáng ròu 。

小提示:"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我一面细读《离骚》,一面举杯痛饮;在饱看翠竹之余,也不推辞各种肉食关味

词语释义

痛饮:痛饮tòngyǐn[swig;brooze;drinktoone'sheart'scontant;paintthetownred]畅快地喝酒

离骚:战国时楚国屈原的抒情长诗。作品表达了关心国家命运、要求改革政治的进步理想,倾诉了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和忧愁,表现了对保守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塑造了诗人自己的忧国忧民、忠贞不渝的艺术形象。作品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穿插大量神话,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何妨:(副)没有什么妨碍;不妨(多含反问意):~一试?

细读:细读xìdú仔细地读

小提示:"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