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先秦的《乐毅报燕王书》
拼音和注音
qí wáng táo dùn zǒu jǔ , jǐn yǐ shēn miǎn 。
小提示:"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先王命令臣,说:‘我跟齐国积累了深仇大恨,那怕国小力微,也想报齐国之仇。’臣回答说:‘齐国本来有霸主的传统,打过多次胜仗,熟悉军事,长于攻战。大王如果要伐齐,必须发动天下的兵力来对付它。要发动天下的兵力,最好是先同赵国结盟。还有淮北,本是宋国的土地,被齐国独吞了,楚魏两国都想得一份。赵如果赞同,约同楚魏尽力帮助,以四国的力量进攻,就可大破齐国了。’先王说:‘好!’臣便接受命令,准备符节,南下出使赵国。很快回国复命,发兵攻齐。顺应上天之道,倚仗先王的声威,黄河以北的齐国土地,都随着先王进兵济上而为燕国所有了,济水上的燕军,奉令出击,大获胜利。士卒轻装,武器锐利,长驱直入,攻占齐都。齐王逃奔至莒,幸免一死。所有的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归燕国所有。大吕钟陈列在元英殿上,燕国的宝鼎又运回历室殿,齐国的宝器都摆设在燕国的宁台。原来树立在蓟丘的燕国旗帜,插到齐国汶水两岸的竹田。自从五霸以来,没有谁的功勋能赶上先王。先王很惬意,认为臣没有贻误他的命令,所以裂土封,使臣得比于小国诸侯。臣不才,自信能够奉行命令,秉承教导,可以侥幸免于罪过,因此毫不推辞而接受了封爵。
词语释义
逃遁:指逃跑;隐藏躲避起来。
遁走:亦作'遯走'。犹逃走。古代方士谓仙人能借金﹑木﹑水﹑火﹑土遁藏身形而走。
仅以身免:仅:才能够;身:自身;免:避免。指没有被杀或只身逃出了险境。
小提示:"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蛮夷殄收,戎狄遁走,恁时节描入麒麟画工手。
出自:汤舜民的《【南吕】一枝花 春思》
-
武将每皆遁走,惯的那厮呵千自在百自由。
出自:《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
-
天涯地角两茫茫,一身浑无逃遁处。
出自:孔武仲的《大风》
-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遁鱼龙忧。
出自:苏舜钦的《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
-
清影落潭心,逃遁蛟龙没。
出自:毕仲游的《从范龙图月下泛舟》
-
唯有延陵逃遁去,清名高节满乾坤。
出自:范仲淹的《苏州十咏(其六)灵岩寺》
-
逃遁或不及,怯命饱豾貙。
出自:陈肇兴的《游龙目井感赋百韵》
-
遂令万室之邑化作鱼与鳖,汝乃遁走至此藏。
出自:韩元吉的《龟峰行》
-
皇朝不是甘逃遁,争向心如许与巢。
出自:林逋的《平居遣兴》
-
阳侯出斗踏巨浪,罔象逃遁愁惊雷。
出自:黄琮的《嘉定登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