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
-
朗读
- 1喜欢
拼音和注音
dú shū huái dú xíng jūn zi zhī dé , yì bù gǒu hé dāng shì ,
小提示:"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韩非子说:“儒者利用文献来扰乱国家的法度,而游侠使用暴力来违犯国家的禁令。”这两种人都曾受到讥评,然而儒者还是多受到世人的称道。至于那些用权术取得宰相、卿、大夫等高官的人,辅佐当世的君主,其功名都记载在史书上了,本来就不必多说什么。至于像季次、原宪二人,均为民间百姓,他们一心读书,具有独善其身、不随波逐流的君子节操,坚持正义,不与世俗苟合,而当时的人们也讥笑他们。所以季次、原宪终生都住在家徒四壁的蓬室之中,就连布衣粗食也得不到满足。他们逝世已有四百余年了,但他们的弟子却依然不断地纪念他们。现在的游侠,他们的行为虽然不合乎当时的国家法令,但他们说话一定守信用,办事求结果,答应人家的事一定兑现,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危难。做到了使危难的人获生,施暴的人丧命,却从来不夸耀自己的本领。以称道自己对他人的恩德为耻。为此,他们也有值得称颂的地方。
词语释义
读书:学习知识、技能等。
君子:(名)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反]小人。
独行:1.独自走路:踽踽~。2.固执己意以行事。3.志节高尚,不随俗浮沉。
当世:当世dāngshì∶当代∶指地位显要的人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不苟:(形)不随便;不马虎:~言笑|一丝~。
苟合:1.附和;迎合。2.不依道义行事,只知阿谀迎合。3.不正当地结合(指男女间)。
小提示:"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出自:颜真卿的《劝学》
-
此人平昔与人寡合,有古君子之风,人皆呼为东堂老子;
出自:秦简夫的《杂剧·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
试金石上把你这子弟每从头儿画,分两等上把郎君子细秤。
出自:关汉卿的《杂剧·杜蕊娘智赏金线池》
-
里面有人么?君子请家里坐。
出自:李寿卿的《杂剧·说鱄诸伍员吹箫》
-
读书兀兀敝精神,刺口纷纷谈治乱。
出自:赵鼎臣的《送同年王粹公受代还朝》
-
词句所发,如众妙香,自言读书在扶桑。
出自:丁复的《扶桑行送铦仲刚东归》
-
死国能坚忠义节,读书还作圣贤徒。
出自:朱诚泳的《周处三害图》
-
君子岂无欲,有欲未足忧。
出自:彭龟年的《别赵运使二首(其一)》
-
酒如君子厚,月似故人明。
出自:郭印的《七月十三日对月小集》
-
下有隐君子,内盛外不骄。
出自:赵蕃的《期斯远不至登溪亭有怀并属云台刘先生三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