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无相非,末流乖心迹。

出处

出自明陈子龙的《杂诗四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zhì dào wú xiāng fēi , mò liú guāi xīn jì 。

小提示:"至道无相非,末流乖心迹。"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无相:1.无人扶助。《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之《睽》,犹无相也。”杜预注:“《归妹》,女嫁之卦;《睽》,乖离之象,故曰无相。相,助也。”陆德明释文:“相,息亮反。”《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孔颖达疏:“相,谓扶相。”2.没有福相。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3.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南朝梁萧统《和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唐姚合《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惟师説始真。”

心迹:(名)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白~。

末流:水流的下游。比喻事物的后来的发展状态。指颓风弊俗。余绪,遗业。指后世。后列,下等。末期,末世。后辈,后人。亦指已经衰落而失去其原有精神实质的流派。

小提示:"至道无相非,末流乖心迹。"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陈子龙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