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先秦的《展禽论祀爰居》
拼音和注音
jí qián zhé lìng dé zhī rén , suǒ yǐ wèi mín zhì yě ;
小提示:"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圣明的先王制定祀典的准则是,对百姓执行法度就祭祀他,努力王事而死就祭祀他,安定国家有功就祭祀他,能防止重大灾害就祭祀他,能抵御重大祸患就祭祀他,不是这一类的,不在祀典之内。从前神农氏拥有天下,他的后代名叫柱,能种植各种谷物和莱蔬;夏朝建立以后,周的始祖弃继承了柱的事业,所以作为谷神祭祀他。共工氏称霸九州,他的后代担任土官之长,称为后土,因能治理九州的土地,所以作为土神祭祀他。黄帝能替各种事物命名,使百姓了解事物的名称,供给所需的财赋,颛顼又能进一步加以修定;帝喾能序列日、月、星辰以安定百姓,尧能竭力平均刑法以为百姓的准则,舜努力民事而死于野外,鲧堵洪水而被杀,禹能以德行修正鲧的事业,契任司徒而百姓和睦,冥尽水官的职责而死于水中,汤以宽大治理百姓并替他们除掉邪恶的人,后稷致力于谷物种植而死在山间,文王以文德昭著,武王除掉百姓所唾弃的坏人。所以有虞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尧而宗祭舜;夏后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鲧而宗祭禹;商朝人禘祭帝喾而祖祭契,郊祭冥而宗祭汤;周朝人禘祭帝喾而郊祭后稷,祖祭文王而宗祭武王。幕是能继承颛顼的人,有虞氏为他举行报恩祭;季杼是能继承夏禹的人,夏后氏为他举行报恩祭;上甲微是能继承殷契的人,商朝人为他举行报恩祭,高圉、太王是能继承后稷的人,周朝人为他们举行报恩祭。总共有禘、郊、祖、宗、报,这五种,是国家的祭祀大典。加上土神、谷神、山川之神,都是对百姓有功绩的;还有,前代有智慧和美德的人,是百姓所信赖的;天上的日、月、星辰,是百姓所仰望的;地上的金、木、水、火、土,是万物赖以生长繁殖的;九州的大山川泽,是赖以出产财富的。不是上述这些,不在祀典之内。现在海鸟飞来,自己不懂而去祭祀它,当作国家的大典,这就难以算是仁爱和智慧了。仁者善于评价功劳,智者善于处理事物。海鸟无功而祭祀它,不是仁;自己不懂又不问,不是智。现在这一带海上恐怕将有灾害吧?大江大海的鸟兽,总是预先知道并躲避即将到来的灾害的。”
全诗
相关名句
-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出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
-
一旦山东客,揭竿以为旗。
出自:刘基的《咏史二十一首(其三)》
-
浮虚事,奈人人不悟,却以为荣。
出自:马钰的《满庭芳》
-
倚以为高趣,持之见素风。
出自:梅尧臣的《依韵和扬州许待制竹拄杖》
-
真妄安足论,荣名以为宝。
出自:赵崇鉘的《往体(其三)》
-
但愿崇明德,藏身以为宝。
出自:陆文圭的《清明日偕赵云壁张仲实顾伯玉张见山游分韵得好字以百家衣补之赵故嘉禾宰今为学官坐中多及学校事》
-
不似蒙庄解齐物,以吾为马以为牛。
出自:方岳的《明日诗至过相称谓次韵还之》
-
拟学贾浪仙,焚诗以为祀。
出自:李东阳的《予病中颇爱作诗舜咨以诗来戒者再未应也偶诵陶渊明止酒诗自笑与此癖相近因追和其韵断自今日为始成化丁酉春正月十日》
-
敬慎以为楫,忠贞以为辀。
出自:方孝孺的《敬次张南轩赠朱文公韵送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