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朗读
- 1喜欢
出处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拼音和注音
zhào wáng yǔ dà jiāng jūn lián pō zhū dà chén móu : yù yǔ qín , qín chéng kǒng bù kě dé , tú jiàn qī ;
小提示:"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为臣。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它,使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谁可以前往?”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词语释义
将军:(名)将(jiàng)级军官,泛指高级将领。②(动)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为难。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可得:能获众望,成就大业。
大将:大将dàjiàng∶军衔。将官的最高一级∶比喻某一集团中的重要人物[high-rankingofficer]∶高级将领的泛称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大臣: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
秦城:指秦长城。
大将军:大将军dàjiāngjūn武官名。始于战国,汉代以后历代沿置,为将军的最高或较高的称号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州军务记》
小提示:"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出自:《木兰诗 / 木兰辞》
-
将军一去音容远,只有年年旧燕归。
出自:秦观的《词笑令(⑥盼盼)》
-
洞庭、缥缈诸峰,矗矗献状,盖王右丞、李将军著色画也。
出自:周密的《乳燕飞》
-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余子拖裙裾。
出自:梅尧臣的《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
将军献俘血洗铤,鸣机归杼耒就田。
出自:王世贞的《海上行》
-
项王已死将军在,能否无嫌到考终。
出自:袁保恒的《过韩侯岭题壁》
-
偏得将军传武艺,阔街飞马背开弓。
出自:张宪的《方颐》
-
何事袖中椎,不椎秦将军。
出自:余继登的《望夷门(其二)》
-
霸亭醉尉休相问,帝遣将军特夜行。
出自:王立道的《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其四)》
-
烟沙忽传畿甸清,黄门奏捷旋神京,将军归来天子迎。
出自:何景明的《雷黄门凯旋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