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未尝一言及于政。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ér wèi cháng yī yán jí yú zhèng 。
小提示:"而未尝一言及于政。"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我回答说:这就是《易经》里所说的,长期保持着一种德操而不能因事制宜,这对士大夫来说是有危害的。哪里算得上有道德的人呢?《易经·蛊卦》的“上九”中说:“不愿侍奉王侯,只求自己的节操高尚。”《易经·蹇卦》的“六二”爻辞中又这么说:“做臣子的不避艰难去直言进谏尽忠于君主,是由于他不顾自身的缘故。”那不就是因为所处的时间场合不一样,所实践的准则也不同吗?就像《蛊卦》的“上九”爻说的那样,处于没被任用的地位,却去表示奋不顾身的节操;再如《蹇卦》的“六二”爻说的,处在君王之臣的职位,却把不侍奉王侯的节操当作高尚,那么冒求仕进的祸患便会产生,玩忽职守的指责也会兴起。此种志向不当效法,而且最后将不可避免地获得罪过啊。现在阳先生担任职位的时间,不能算是不长久了;了解国家的政治措施的正确与失误,不能算是不熟悉了;皇帝对待他,不能说不重视。然而他未曾说过一句关系到国家政治的话。看待朝政的得失,就好像越国人看秦国人的胖瘦一样毫不在意,他心中没有喜悦和忧愁的波动。问他担任什么官职,就说是谏议大夫啊;问他有多少俸禄,就说是下大夫的品级啊;问他朝政情况,就回答说我不知道。有道德的人,原来是这样的吗?况且我听说:有官位职守的人,不能称职就该离去;有进言任务的人,不能提出有益的意见就辞去。现在阳先生认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批评没有呢?能够提出批评而不提,和不能提出自己的建议批评而不离去,这两种态度没有一种是对的啊。阳先生是为了俸禄而做官的吗?古人说过:“做官不是因为家贫,但有时是因为贫困的。”指的是那些为俸禄而做官的人。应该辞去高位而担任低下的职务,放弃富贵而安于贫贱生活,当个守门、巡夜之类的差使就可以了。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粮仓的小吏,又曾做过管理畜牧的贱职,也不敢旷废他的职守,总是说“一定做到会计准确无误才算完成任务”,总是说“牛羊顺利成长才行”。像阳先生的品级俸禄,不算低下和微薄,那是明明白白的了,可是他的行事却是这个样子,难道可以吗?
词语释义
未尝:(副)①未曾;没有;不是:一夜~合眼。②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肯定的意思,表示一种较委婉的口气:这~不是一个办法。
一言:1.一句话。2.说一番话、一次进言。
及于:及于,汉语词语,意思是遭到。
小提示:"而未尝一言及于政。"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 兰亭序》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出自:《杂剧·苏子瞻醉写赤壁赋》
-
思薄命,钱未尝满贯,粮不足空瓶。
出自:曾瑞的《【般涉调】哨遍_秋扇合欢制》
-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出自:司马迁的《屈原列传》
-
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
出自:苏轼的《凌虚台记》
-
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
出自:《诸稽郢行成于吴》
-
埋落今如此,照心未尝歇。
出自:沈佺期的《古镜》
-
柯条未尝损,根蕟不曾移。
出自:白居易的《蔷薇花一丛独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
-
自见来如此,未尝离洞门。
出自:杜荀鹤的《赠庐岳隐者》
-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
出自:黄庭坚的《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