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国行军屡筑营,阳史讨虏陷平城。

出处

出自南北朝王褒的《燕歌行

拼音和注音

chōng guó xíng jūn lǚ zhù yíng , yáng shǐ tǎo lǔ xiàn píng chéng 。

小提示:"充国行军屡筑营,阳史讨虏陷平城。"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平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扩建而成。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共建都于此97年之久,前后经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有山西同名古镇和朝鲜同名城市及日本历史名城平城京(今奈良)。平城取自汉语“平成”,因其古代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而以“平”命之。

行军:行军xíngjūn[oftroopsmarch]军队徒步或乘车沿指定路线进行的有组织的移动。古代泛指用兵行军用兵之道。——汉·贾谊《过秦论》

小提示:"充国行军屡筑营,阳史讨虏陷平城。"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王褒

王褒

不详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