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

出处

出自宋代韩愈的《送王含秀才序

拼音和注音

wú shǎo shí dú 《 zuì xiāng jì 》, sī guài yǐn jū zhě wú suǒ lèi yú shì ,

小提示:"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我在年轻的时候,读王篑的醉乡记,心里面很奇怪那隐居的人,既然和世界没有什么牵挂,为什么还说这种话,难道说真的是贪吃那酒吗?到后来读了阮籍、陶潜的诗,终知道他们虽然洒脱,不愿同世人交接,但是他们的心,终究不能平,偶然碰见那事物的是非,他就感触起来,把酒来做遁世的托辞罢了。那颜子住在一条陋巷里,只有一箪的饭,一瓢的汤。曾子唱起歌来,声音好像是从金石里发出来的,他俩寻到了圣人做老师,急急忙忙的要想学他,还觉得来不及;对那外面的事情,没有工夫去计较了;那里还会有借着醉乡做逃遁处的道理呢!

词语释义

隐居:退居乡里,不肯出仕。退居山野

无所: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

醉乡:饮酒沉醉之后,似乎进入了另一番乡境,飘飘然别有滋味。

少时:1.不大一会儿;不多时。2.年轻时。

小提示:"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