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逸七贤,五更三老,元不论资望。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liù yì qī xián , wǔ gēng sān lǎo , yuán bù lùn zī wàng 。
小提示:"六逸七贤,五更三老,元不论资望。"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五更:(名)①旧时把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②指第五更的时候:~天|起~,睡半夜。
不论:(连)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后面常带“怎样”“如何”等疑问代词或选择性词语,和其呼应的副词有“都”“也”“总”“始终”等:他~怎样忙,也坚持业余自学外语|~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三老:1.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秦,復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閎为郡三老。”2.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朱右曾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仕者。”《周书·儒林传序》:“下詔尊太傅燕公为三老。”参见“三老五更”。3.东汉赤眉农民起义军最高首领的称号。《后汉书·刘盆子传》:“琅玡人樊崇起兵於莒,众百餘人转入太山,自号三老。”《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元年》:“诸三老、从事皆大会。”胡三省注:“赤眉诸帅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4.指上寿、中寿、下寿。《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杜预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5.道教指上元老君、中玄老君、下黄老君。《黄庭内景经·脾部》:“注念三老子轻翔。”梁丘子注:“三老谓元老、玄老、黄老之君也。”6.柁工。唐杜甫《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仇兆鳌注:“蔡注:‘峡中以篙师为长年,舵工为三老。’邵注:‘三老,捩船者,长年,开头者。’”宋陆游《入蜀记》五:“问何谓长年三老,云梢工是也。”清沉受宏《九龙滩》诗:“长索条分众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7.称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指不一。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三老》谓文彦博、张方平、范镇为国之三老,傅尧俞、范纯仁、刘挚为和州三老。《元史·张德辉传》:“﹝张德辉﹞与元裕、李冶游封龙山,时人号为‘龙山三老’云。”《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唐时升﹞与里人娄坚、程嘉燧并称曰‘练川三老’。”8.泛指有声望的老人。清赵翼《谒补山制府奉呈》诗:“望高已共尊三老,才大疑兼用五官。”清金和《围城纪事六吟·警奸》:“往往当路横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
资望:资望zīwàng资历和声望愔以资望少,不宜超莅大郡。——《晋书·郄愔传》
小提示:"六逸七贤,五更三老,元不论资望。"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出自:颜真卿的《劝学》
-
笑指星河初七近,惯禁风露五更凉。
出自:樊增祥的《浣溪纱(其二)》
-
梦破五更寒,满楼映虚白。
出自:朱同的《楼居玩月偶成》
-
万片风飘难割舍,五更人起可能留。
出自:唐寅的《落花图咏》
-
昼热催三伏,宵凉报五更。
出自:曾丰的《三山寺戏堂头僧(其二)》
-
漫道衰慵贪睡美,五更和梦听城笳。
出自:陆游的《志学》
-
万古青天留玉柱,五更红日涌金盆。
出自:吕定的《过小孤山》
-
五更以后珠斗斜,野火散灭人还家。
出自:黄景仁的《中元》
-
独夜愁迷荻浦雨,五更梦断芦田霜。
出自:李本的《孤雁篇》
-
乡梦欲随流水去,乡愁都付五更风。
出自:华长发的《浣溪沙.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