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相应,故和之。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 gù hé zhī 。
小提示:"同声相应,故和之。"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相应:旧式公文用语,应该:~函达。~咨复。
同声:同声tóngshēng∶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声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同声相应[speakatthesametime]∶众口一辞;随声附合台下同声叫起好来∶言语腔调相同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清·李渔《闲情偶寄》
同声相应:意思指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
小提示:"同声相应,故和之。"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同声倾夙期,异姓接婚友。
出自:黄庭坚的《送钱一杲卿》
-
支榻衙斋谢旅程,堪誇同气又同声。
出自:缪焕章的《石丈又用原韵成述怀二律再步韵(其一)》
-
两枢盛怒斗春池,群吠同声彻晓帷。
出自:朱熹的《闻蛙》
-
七族尽同声,赞xx从舅从姑,相吾家贤阮;
出自:罗士琳的《代叔公挽侄媳联》
-
同声艳曲殷勤唱,素女风流是我师。
出自:屈大均的《赠墨西(其八)》
-
遍询众口皆同声,言从海内恣求择。
出自:林占梅的《购花难行》
-
欲聚无全理,同声尽一哭。
出自:张晋的《归途杂述(其二十)》
-
洒涕以迎忠骨,海内同声,海外同声。
出自:邵季刚的《挽徐用仪袁昶许庚身联》
-
笔为同声试,杯逾隔岁豪。
出自:卢龙云的《初春十日陈明佐勋卿招同诸公观灯》
-
相看语不尽,特此寄同声。
出自:王立道的《会同年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