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出处

出自元王实甫的《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拼音和注音

pà huáng hūn hū de yòu huáng hūn , bù xiāo hún zěn dì bù xiāo hún 。

小提示:"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怕黄昏到来,黄昏偏偏匆匆来临,不想失魂落魄又叫人怎能不失魂伤心?

词语释义

黄昏:(名)指日落以后到天色全黑以前的一段时间。[近]傍晚。[反]清晨。

销魂:(动)灵魂离开肉体,用以形容人极度兴奋、欢乐或极度悲伤、愁苦:黯然~。

忽地:忽然;突然

怎地:怎地zěnde怎的

小提示:"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王实甫

王实甫

王实甫,字德信,元朝杂剧作家,定兴(今定兴县)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