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zhú kè hé rén zhù yǎn kàn , tài xíng qiān lǐ sòng zhēng ān 。
小提示:"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行: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通道。《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太行》引晋郭缘生《述征记》:'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陉:第一轵关陉在今河南济源县﹐第二太行陉在今河南沁阳县﹐第三白陉在今河南辉县﹐第四滏口陉在今河北磁县﹐第五井陉在今河北获鹿县﹐第六飞狐陉在今河北蔚县﹐第七蒲阴陉在今河北易县﹐第八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向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何人:什么人。
逐客:谓驱逐来自他国的游说之士。指驱赶客人。指被贬谪远地的人。
眼看:(副)马上:腊八节一过,~就是春节了。②(动)看着而不管;听凭:不能~着坏人横行。
小提示:"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出自: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出自: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
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
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
-
焦头无客知移突,曳足何人与共船。
出自:元好问的《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三)》
-
千里平安慵启帙,都忘却、家在湖湘。
出自:刘侗的《金菊对芙蓉.书壁》
-
渤澥东波连肃慎,太行西脊引昆仑。
出自:王廷相的《帝京篇》
-
千里金台霄汉影,照君冠剑渡清漳。
出自:曾广钧的《赠杜翘生本崇典试贵州(其三)》
-
赈济者何人,催租者何司。
出自:岳珂的《米元章催租诗帖赞》
-
特言其小数千里,结为灵囿之木兰。
出自:弘历的《登兴安大岭歌》
-
寸步却成千里隔,纷纷多在半途中。
出自:释智愚的《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