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

出处

出自宋代李觏的《袁州州学记

拼音和注音

tōng pàn yǐng chuān chén jūn shēn , wén ér shì zhī , yì yǐ kè hé 。

小提示:"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仁宗皇帝三十二年,范阳人祖无择任袁州知州。初来时,就召见一班儒生,了解到学馆残缺破败的情况。他很担心人材流失,儒学的教化作用逐渐削弱,不能合乎皇上旨意。颍川人陈侁通判,听了很以为然,意见与祖无择完全一致。他们一同察看了旧有的夫子庙,觉得太狭窄,不适宜改建为学馆,于是决定在城的东北角上建造新学馆。那儿土地干燥坚硬,那儿地势朝南,那儿建筑材料非常优良。学馆的陶瓦、墙壁、大门、房廊,有深灰、雪白、朱红、漆黑诸色,完全合乎法度。所以学生、老师都有安身之所,厨房、粮仓都有安排之处。各种器物准备齐全,大家齐心协力建造,工匠技艺高超,官吏勤快不怠,没日没夜努力从事,过了一年,就将学馆建成。

词语释义

颍川:1.汉将灌夫的代称。夫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使酒,家财千万,食客日近百人,曾称霸颍川。2.汉黄霸的代称。霸曾任颍川太守,有政绩。后常用作称颂有政绩官吏之典。3.汉荀淑家子弟的代称。淑,颍川人,少有高行,有子八人,均为时贤,故称。4.郡名。

通判:官名。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

而是:连词,通常与“不是”连用,构成“不是……而是”的关联词,表示并列关系。

小提示:"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李觏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