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太师钧命,教西山灵隐寺勾捉呆行者去。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元代孔文卿的《杂剧·地藏王证东窗事犯》
拼音和注音
qín tài shī jūn mìng , jiào xī shān líng yǐn sì gōu zhuō dāi xíng zhě qù 。
小提示:"秦太师钧命,教西山灵隐寺勾捉呆行者去。"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西山:西方的山。山名。指首阳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相传伯夷、叔齐隐居于此。山名。在四川省北部,为岷山主峰。也称雪岭。山名。山名。在江西省·新建县西,一名南昌山,即古散原山。山名。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南,滇池西岸,一称睡佛山。有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诸胜和聂耳墓、李公朴的衣冠冢。风景优美,有“睡美人”之称。山名。在江苏省·吴县西南,即洞庭西山,古称包山,为太湖中最大岛屿。有缥缈峰、销夏湾、林屋洞诸名胜。
太师:1.职官名。三公之最尊者。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2.古代乐官之长。掌管乐律。3.称年高有德的大和尚。4.复姓
行者:(名)①(书)行人。②出家而没有剃去头发的佛教徒。
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之北高峰下。晋咸和元年印度僧人慧理创建﹐慧理以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之所隐',因建寺名'灵隐'。唐会昌年间曾毁﹐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命高僧王延寿主持扩建﹐规模宏大﹐盛极一时。元至正十九年毁于兵事。后历经明清六次毁﹑建﹐清康熙时曾改名云林寺﹐现存大殿是清代遗物。解放后又经两次大修。该寺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前有飞来峰﹑冷泉亭等胜景﹐为西湖游览胜地。
小提示:"秦太师钧命,教西山灵隐寺勾捉呆行者去。"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荒村扫人迹,取友惟西山。
出自:范浚的《寄题郑亨仲可友亭》
-
闻说仙茅胜钟乳,移根远自西山阿。
出自:李彭的《种仙茅》
-
小邦近似西山隐,元气终当北斗斟。
出自:苏辙的《次韵刘贡父和韩康公忆其弟持国二首(其二)》
-
近说汉家徵诏急,西山犹有卧云人。
出自:善住的《过林逸人次韵岩栖翁》
-
静夜鸣珂朝北极,清秋拄笏望西山。
出自:胡应麟的《陈囧卿过访二首(其二)》
-
矫首西山月,清光夜夜秋。
出自:顾清的《送刘宗哲进士尹束鹿》
-
我家栝苍西山西,重冈复岭藏回溪。
出自:陈镒的《谢杨震卿山长惠李息斋枯木竹石图》
-
西山爽气秋逾逼,北海清尊夜共传。
出自:张元凯的《黎户部携具寺寓》
-
马蹄重踏春明路,只有西山似旧时。
出自:丘逢甲的《送蕴白之京二首(其一)》
-
西山爽气曾经眼,东国儒生偶识名。
出自:汪棣的《寄春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