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rán wén yú shī yuē , shì shén ér fēi zhě sān : jí léi wén bǎi lǐ ;
小提示:"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吴客说:“这不见于记载。但我从老师那里听说,江涛似神而又非神的特点有三条:一是涛声似疾雷,闻于百里之远;二是江水倒流,海水潮涨往上灌;三是山谷吞吐云气,日夜不断。江水满溢,水流湍急,波浪汹涌。那江涛开始出现的时候,山洪飞泻而下,似白鹭向下飞翔。稍进一步,水势浩浩荡荡,白茫茫一片,像白马驾着素车,车上张设着车盖帷幔,当波涛汹涌乱云一般滚来,纷乱的样子就如大军奋起装束列队向前。当波涛从两旁掀腾卷起,飘飘荡荡的样子就像将军坐在轻车上率领军队作战。驾车的是六条蛟龙,跟随在河神的后面。又好似一条白色长虹在奔驰,前后连续不断。潮头高大,浪头相随,互相激荡,像军营壁垒重叠而又坚固;其杂乱纷纭,又像人多马众的军行。江涛轰鸣,奔腾澎湃,其势本不可挡。看那靠岸的两旁,更是水势汹涌,汪洋一片,左冲右突,一会儿向上冲击,一会儿往下跌落。好似勇壮的士卒,奋勇突进而无所畏惧。潮水拍打岸壁,冲击渡口,流遍江湾,注满水曲,跨越堤岸,漫出沙堆。碰着它就要死亡,挡住它就要毁坏。波涛开始时从或围那地方的水边出发,撞到山陇而回转,遇到川谷而分流,到青篾打着旋涡,经过檀桓时像战马衔枚无声疾进。再缓缓流过伍子山,一直远奔到叫做胥母的战场。它超越赤岸,扫向扶桑,横冲直撞,如疾雷迅行,直奔前方。江涛确实奋发了它的威武,既像示威,又像发怒。呼啸嘶鸣,如万马奔腾。轰轰隆隆,似擂鼓震天。水势因受阻而怒起,清波因相互超越而升腾。大波奋起震荡,交战在藉藉的隘口。鸟来不及起飞,鱼来不及回转,兽来不及躲避。水势浩渺劲健,波涌似飞云乱翻。江涛荡击南山,转身又冲撞北岸。摧毁了丘陵,荡平了西岸。多么危险多么可怕啊,它冲垮堤岸,破坏池塘,直到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后方才罢休。然后流水激荡澎湃,浪花飞溅不息。任意泛滥,已到极点。鱼鳖不能自主,腹背颠倒上下翻覆,匍匐而行,连接不断。水中神物可怪可疑,难以尽述,简直叫人惊倒在地,吓得神志不清,丧魂失魄。这是天下怪异罕见的奇观,太子能勉强起来去观赏它吗?”太子说:“我还有病,不能去。”
词语释义
百里:一百里。谓距离甚远。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看'百里之命'。亦谓地小。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借指县令。宝剑名。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疾雷:急遽发出的雷声。比喻汹涌的波涛声。
小提示:"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豫章百里远,可以慰客怀。
出自:吕本中的《与仲安别后奉寄》
-
推此化百里,坐当致繁殖。
出自:刘攽的《送杨秘丞》
-
百里晴空映,千峰秀色攒。
出自:胡俨的《题鉴湖图》
-
三年始信舆人诵,百里空留汉吏祠。
出自:叶春及的《宦迹流芳卷为郑端州乃祖题(其一)》
-
连床风雨三年别,百里星河两地违。
出自:练子宁的《次孟子温赠之什》
-
百里古诸侯,为政自兹始。
出自:丘逢甲的《题裴伯谦大令睫闇诗钞》
-
镜光溢百里,一片青未了。
出自:桑调元的《晓次越州用青丘登蓬莱阁望云门秦望诸山韵》
-
百里皆瑶华,千林闭幽风。
出自:高柄的《赋得罗浮霜月怀郑二逸人》
-
相望百里俱莱衣,从他天外闲云飞。
出自:楼钥的《寄题张法曹瞻云轩》
-
百里去思民父母,三年归作国台莱。
出自:曹彦约的《谢罗醴陵宏材乐府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