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及乱时,高足守要津。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末清初彭孙贻的《集字和桃花源诗十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hé wéi jí luàn shí , gāo zú shǒu yào jīn 。
小提示:"何为及乱时,高足守要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为:1.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唐韩愈《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清侯方域《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司马相如卖酒成都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2.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刘稷﹞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唐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子产》:“子产立公孙洩及辰止……太叔曰:‘公孙何为?’子产曰:‘説也。’”3.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唐徐夤《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要津:要津yàojīn重要渡口,泛指水陆交通要道。比喻显要的地位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古诗十九首》宾从杂遝实要津。——杜甫《丽人行》位居要津
高足:1.良马、骏马。2.对他人弟子、徒弟的美称。
守要:掌握重权;把握关键。把守要隘。
小提示:"何为及乱时,高足守要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出自:柳宗元的《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
岩前版筑不求伸,方寸那希据要津。
出自:胡曾的《咏史诗。傅岩》
-
策足便可登要津,高举惟须振六翮。
出自:凌云翰的《次张行中见寄韵》
-
问君何为来,问余何为返。
出自:王世贞的《谒台还道逢海上宋使君戏赠》
-
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
出自:释智圆的《松下自遣》
-
甘心休作许,苦语竟何为。
出自:杨万里的《和文明主簿叔见寄之韵二首(其二)》
-
恋栈何为,脱韝亦可,归趁风光弄早春。
出自:陈维崧的《沁园春.留别韩闻西》
-
杳难致之双明玑,三星煌煌承夜辉,何为淹留忆忘归。
出自:黎民表的《秋风三叠(其三)》
-
犹忆郭橐传,曰有何为哉。
出自:弘历的《学圃杂兴五首叠旧作韵(其四)》
-
越瓯吴荚聊浇书,匪慕炼玉烧丹垆,金堇汉武何为乎。
出自:弘历的《荷露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