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拼音和注音
nài hé ? xiāng rú yuē : qín yǐ chéng qiú bì ér zhào bù xǔ , qū zài zhào 。
小提示:"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为臣。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它,使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谁可以前往?”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词语释义
不许:不允许,不让。
奈何:(动)用反问的方式表示没有办法;怎么办:无可~|~不得。②(代)以反问方式表示如何:民不畏死,~以死惧之?③(动)中间加代词,表示“拿他怎么办”:你又~他何!
小提示:"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不许俗人到,白云常掩扃。
出自:沈德潜的《赠莲花洞僧泊云》
-
半兜玉镫裹湘裙,不许春泥污罗袜。
出自:杨维桢的《续?二十首(其八)走马》
-
贞观款书丈二纸,不许儿奇专父美。
出自:米芾的《题子敬范新妇唐摹帖三首(其一)》
-
不许抬头篷底下,仅容舒膝簟中间。
出自:邓深的《雨卧舟中》
-
此声不许凤凰知,谁遣猪龙耳畔吹。
出自:金涓的《真妃吹玉箫图》
-
千林一色皆玉树,不许梅花先得春。
出自:王炎的《又和早雪韵》
-
不许世间儿女比,临风孤艳绝芳尘。
出自:陈镒的《次韵枯梅》
-
婴儿姹女熟抟弄,妙处不许旁人知。
出自:洪咨夔的《和赵青田燕坐》
-
天道何知,不许阿奶留李贺;
出自:梁同书的《挽外甥吴显德联》
-
众叛尽归非却敌,功名不许子仪专。
出自:沈周的《题孔太守高州生祠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