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飘泊居无定,百岁光阴去已多。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林则徐的《伊江除夕书怀四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sān nián piāo bó jū wú dìng , bǎi suì guāng yīn qù yǐ duō 。
小提示:"三年飘泊居无定,百岁光阴去已多。"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岁: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唐韩愈孟郊《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周立波《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2.终身;毕生。明叶宪祖《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唐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宋苏轼《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戚姬子乎?”
飘泊:生活不安定,流离失所,有如物之随水飘流,而无定所。
光阴:(名)①时间:~似箭。[近]时光|时间。②(方)日子③。
小提示:"三年飘泊居无定,百岁光阴去已多。"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出自:李商隐的《二月二日》
-
短碑数尺镌何字,清泰三年凿此池。
出自:董嗣杲的《涌金池》
-
双毂相催羊胛熟,三年方遂鲤湖游。
出自:王迈的《二月十六日到仙水未第前屡梦》
-
悠悠一别已三年,相望相思明月天。
出自:白居易的《三年别》
-
一年天与四时景,百岁人无半日间。
出自:陆文圭的《题南夫四时佳致园亭》
-
百岁人能几,七十世间稀。
出自:赵必?的《水调歌头(寿梁多竹八十)》
-
头白,百岁人何在。
出自:汪元亨的《【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归隐》
-
三年戎马关河月,不及狼山一夜风。
出自:陆之裘的《贼平》
-
九十三年神驭邈,架椸犹是旧裳衣。
出自:魏了翁的《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七)》
-
但喜论交时一笑,不知为客度三年。
出自:虞俦的《送汤倅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