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qǐ lǐ yě zāi ? yuán fēng qī nián , zhào bài gōng chāng lí bó ,
小提示:"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有人说:“韩公远离京城约万里,而贬官到潮州,不到一年便回去了,他死后有知的话,是不会深切怀念潮州的,这是明摆着的。”我说:“不是这样的,韩公的神灵在人间,好比水在地上,没有什么地方不存在。而且潮州人信仰得特别深厚,思念得十分恳切,每当祭祀时,香雾缭绕,不由涌起悲伤凄怆的感觉,就象见到了他,好比挖一口井得到了水,就说水只在这个地方,难道有这个道理的吗?”元丰七年,皇帝下诏书封韩公为昌黎伯,所以祠庙的匾额上题为“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州人请我书写他的事迹刻在石碑上,因此作首诗送给他们,让他们歌唱着祭祀韩公,歌词说:您从前骑龙邀游在白云乡,双手拨动银河,挑开天上的云彩,织女替您织成云锦衣裳。您轻快地乘着风来到皇帝的身旁,下降到人间,为混乱的俗世扫除异端。您在西边游览了咸池,巡视了扶桑,草木都披上了您的恩泽,承受着您的光辉普照。您追随李白、杜甫,与他们一起比翼翱翔,使张籍、皇甫湜奔跑流汗、两腿都跑僵了,也不能仰见您那能使倒影消失的耀眼光辉。您上书痛斥佛教,讽谏君王,被邀请到潮州来观看,中途又游览了衡山和湘水,经过了埋葬帝舜的九嶷山,凭吊了娥皇和女英。到了潮州,祝融为您在前面开路,海若躲藏起来了,您管束蛟龙、鳄鱼,好像驱赶羊群一样。天上缺少人材,天帝感到悲伤,派巫阳唱着歌到下界招您的英魂上天。用牦牛作祭品,用鸡骨来占卜,敬献上我们的美酒;还有殷红的荔枝,金黄的香蕉。您不肯稍作停留,使我们泪下如雨,只得送您的英灵,披着头发,轻快地返回仙乡。
词语释义
昌黎:唐韩愈世居颍川,常据先世郡望自称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人;宋熙宁七年诏封昌黎伯,后世因尊称他为昌黎先生。借指韩姓。
元丰:元丰yuánfēng[thetitleofemperorzhaoxu'sreignissongdynasty]宋神宗赵顼年号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元丰七年,公元年。——宋·苏轼《石钟山记》
小提示:"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后死于今十七年,遗编读罢心旌翩。
出自:朱圭的《除夕读笥河先兄七古诗钞本》
-
乞身七年罪未除,君恩尚许宽严谴。
出自:陆游的《春日登小台西望》
-
我别汪子今七年,昨梦携手台山巅。
出自:姚燮的《为章元喜题汪孝廉昉所画云岩飞瀑图》
-
一别徐孺宅,重过便七年。
出自:释今沼的《重寻徐周文村居》
-
不知彭泽缘何事,十七年来九首诗。
出自:陆深的《试院初寒偶阅陶诗》
-
我亦七年湖外客,梦中犹泛湘江碧。
出自:王安中的《祁阳成逸画浯溪图相示为作长句》
-
廿七年中几变迁。
出自:高燮的《一剪梅》
-
七年三度奉从容,今见吾惊大不同。
出自:曾丰的《赠姚季安》
-
聊从百里佐,初露七年材。
出自:宋祁的《送南顿胡簿》
-
七年远统平夷兵,八年春还秋复叛,明年仍赋征南行。
出自:严遂成的《英国公张辅(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