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厉也。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
拼音和注音
cǐ yán shì jié bù kě bù miǎn lì yě 。
小提示:"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厉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献史料、天文历法工作的官员,地位接近于算卦、赞礼的人,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看待自己。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能使身体受辱,其次是不能因自己的脸色不合礼仪而受辱,其次是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当而受辱,其次是使肢体受扭曲(长跪、被可捆绑)而受辱,其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其次是带上木枷,遭受杖刑而受辱,其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其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宫刑了,侮辱到了极点。古书说"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士大夫的气节,不可不劝勉鼓励啊(鼓励士大夫在犯罪以后勇于自杀,自杀就坚守了士大夫的气节)。猛虎生活在深山之中,百兽就都震恐,等到它落入陷阱和栅栏之中时,就只得摇着尾巴乞求食物,这是人不断地使用威力和约束而逐渐使它驯服的。所以,士子看见画地为牢而决不进入,面对削木而成的假狱吏也决不能接受他的审讯,把思虑计谋定在自我了断上面。如今我的手脚捆在一起,被木枷锁住、绳索捆绑,皮肉暴露在外,受着棍打和鞭笞,关在牢狱之中。在这种时候,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经过长时间的威逼约束所造成的形势。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再谈什么不受污辱,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厚脸皮了,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况且,像西伯姬昌,是诸侯的领袖,曾被拘禁在羑里;李斯,是丞相,也受尽了五刑;淮阴侯韩信,被封为王,却在陈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被诬告有称帝野心,被捕入狱并定下罪名;绛侯周勃,曾诛杀诸吕,一时间权力大于春秋五霸,也被囚禁在请罪室中;魏其侯窦婴,是一员大将,也穿上了红色的囚衣,手、脚、颈项都套上了刑具;季布以铁圈束颈卖身给朱家当了奴隶;灌夫被拘于居室而受屈辱。这些人的身份都到了王侯将相的地位,声名传扬到邻国,等到犯了罪而法网加身的时候,不能够下决心自杀,处在污秽屈辱的地位。古今都是一样的,哪里能不受辱呢?照这样说来,勇敢或怯懦,乃是形势所造成;坚强或懦弱,也是形势所决定。这是很清楚明白的事了,有什么奇怪的呢?况且人不能早一点在被法律制裁之前就自杀,因此渐渐地衰败,到了挨打受刑的时候,才想到伸张士大夫的名节,这种愿望和现实不是相距太远了吗?古人之所以慎重地对大夫用刑,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词语释义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可不:1.岂不;难道不。2.表示附和赞同对方的话。
小提示:"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厉也。"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兀那赵朔,圣命不可违慢,
出自:纪君祥的《杂剧·冤报冤赵氏孤儿》
-
有!你同他二将,即便收拾鞍马猎射去,不可迟延。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钟离春智勇定齐》
-
策中古人不可见,独咏君子予心降。
出自:韩维的《次韵和平甫同介甫当世过饮见招》
-
南山有奇材,细钜不可遗。
出自:洪咨夔的《古意谢崔扬州辟(其一)》
-
美人隔巷陌,可念不可唤。
出自:刘基的《次胡元望郊行诗韵》
-
山川不可踰,安得遥相逐。
出自:李时勉的《古诗为扶风窦滔妻作(其四)》
-
金门不能留,儒服不可羁。
出自:黄淳耀的《赠万寰中尊师》
-
此心耿耿泪自挥,年运而往不可追。
出自:楼钥的《寄题临江徐秘阁儒荣堂》
-
刘郎大耳最叵信,刚道田园不可求。
出自:韩元吉的《归耕堂》
-
去水不可还,逝者日已疏。
出自:刘攽的《伤逝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