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出处

出自清陈维崧的《摸鱼儿

拼音和注音

wèi yī liǎng sān shēng , yě céng tīng dé , piē què jiā shān qù 。

小提示:"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家山:家乡。自己的家庭祖祖辈辈的居住地。

两三:几个。表示少量。

一两: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指少数。犹一双。一辆。

三声: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笳﹑铎之声。

小提示:"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陈维崧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