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

出处

出自宋代苏洵的《张益州画像记

拼音和注音

jīn fū píng jū wén yī shàn , bì wèn qí rén zhī xìng míng yǔ qí xiāng lǐ zhī suǒ zài ,

小提示:"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苏洵又说:“张公的恩情,一定要记在心里;即使你们死了,也要让你们的子孙记在心里。他的丰功伟绩,已经在史官的史册上有记录了,不需要再画像了。况且张公不想这样做,那又怎么办呢?”众人都说:“张公不会理会这些事的。就是这样,我们的心里很是过意不去的。就是在平时听说有人做件好事,还要问那人的姓名和他的住处,还有那人的身形、年龄大小、面容等基本情况呢;还有一些人,还要问到他的生平爱好,是为了更好地推测他的人品。这些人也是史官写入他的传记里的,主要是想让天下人不仅记在心里,还要时刻出现在眼前。音容在人们的眼睛中时常闪现,所以才会记得更加久远啊。因此,画像也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苏洵听了,无言以对,就为他们写了这篇画像记。

词语释义

姓名:(名)姓和名字。

乡里:1.家乡。2.同乡的人。3.妻子。

与其:(连)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否定或舍弃的一面。常跟“宁可”、“不如”、“毋宁”、“不若”等词联用:~临渴掘井,不如未雨绸缪。

所在:1.存在的地方。2.处所、地方。

小提示:"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苏洵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