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报老相公屈死之仇,下免三百口屠戮之苦,

出处

出自元代施耐庵的《戏文·幽闺记

拼音和注音

shàng bào lǎo xiāng gōng qū sǐ zhī chóu , xià miǎn sān bǎi kǒu tú lù zhī kǔ ,

小提示:"上报老相公屈死之仇,下免三百口屠戮之苦,"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老相:老相,汉语词语,读音为lǎo xiànɡ,意思是相貌显得比实际年龄老。

相公:1.古代妻子对丈夫的敬称2.旧时对读书人的敬称。

百口:全家;近亲一族。一百人。满嘴。众多的嘴。

上报:1.向上级报告。2.登报。3.回信。

屈死:屈死qūsǐ蒙冤而死

屠戮:(动)屠杀:免遭~|~无辜。[近]杀戮。

小提示:"上报老相公屈死之仇,下免三百口屠戮之苦,"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施耐庵

施耐庵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