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唐代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拼音和注音
yán yóu zài ěr , zhōng qǐ wàng xīn ? yī póu zhī tǔ wèi gàn ,
小提示:"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诸位或者世代蒙受国家的封爵,或者是皇室的姻亲,或者是负有重任的将军,或者是接受先帝遗命的大臣。先帝的话音好象还在耳边,你们的忠诚怎能忘却?先帝坟上的土尚未干透,我们的幼主却不知该依托谁!如果能转变当前的祸难成为福祉,好好地送走死去的旧主和服侍当今的皇上,共同建立匡救皇室的功勋,不至于废弃先皇的遗命,那么各种封爵赏赐,一定如同泰山黄河那般牢固长久。如果留恋暂时的既得利益,在关键时刻犹疑不决,看不清事先的征兆,就一定会招致严厉的惩罚。请看明白今天的世界,到底是哪家的天下。这道檄文颁布到各州各郡,让大家都知晓。
相关分类
全诗
相关名句
-
师言犹在耳,身敢坠周旋。
出自:杨邦弼的《挽王信伯先生(其二)》
-
清言犹在耳,良会更无期。
出自:朱朴的《答汤廷择见寄》
-
言犹在耳成虚语,事不繇人祇自悲。
出自:黄公辅的《哭临儿(其五)》
-
感旧绪言犹在耳,怆怀双泪谩交颐。
出自:苏颂的《欧阳文忠公挽辞二首(其二)》
-
东莱龙川师道起,一时话言犹在耳。
出自:叶适的《陈伯明建读书堂于仙都岩盖缙云最胜特处市书名田役大费巨当用众力一家不能专也余为作仙都行以坚其成》
-
绪言犹在耳,尚想见平生。
出自:梅尧臣的《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其五)》
-
话言犹在耳,不忍哭公坟。
出自:徐元杰的《挽求志居士王料院二首(其二)》
-
不堪回首细绎思,临没之言犹在耳。
出自:王炎的《鳙溪行》
-
清言犹在耳,瘦骨巳重泉。
出自:符锡的《挽张尧冕》
-
忠言犹在耳,病根未全除。
出自:周瑛的《叠前韵别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