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jiàn hóu wǔ , yú jiē zuò fǎ yǔn mìng wáng guó ,
小提示:"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我读了有关高祖给功臣们的封侯的史料,考察了功臣侯们初次受封及他们后嗣失掉侯位的因由,认为,这真是和我所听到的传闻不一样!《尚书》说:“各个邦国都应协调和睦”,直到夏、商时代,有的邦国竟经历了几千年。周朝分封了八百个诸侯,经幽王、厉王之后,在《春秋》的记载上还能见的到。《尚书》上记载了唐尧、虞舜时的侯伯,经历夏、商、周三代的千余年,仍然保全着自己的地位而屏卫着天子。这难道还不是因为他们深信仁义,遵奉君主的法令吗?汉朝兴起了,受到分封的功臣一百多人。当时天下刚刚安定,以前那些大城名都的人口离散逃亡,可以统计的户口不过原来的十之二三,因此,大侯的封户不过万户,小的只有五六百户。以后几代,民众们都回归故乡了,户口才日益繁衍起来。萧何,曹参,周勃,灌婴这些人的后裔有的封户达到了四万,小侯的封户也增加了一倍,财产也象这样不断积累,他们确实富裕厚足了。于是,这些人的子孙骄傲自满了,忘记了自己祖先创业的艰难,干起了荒淫邪恶的勾当。从开始受封到太初时只有百余年的时间,而原来的侯爵保持至今的只剩下五家,其余的都因犯法而丧命亡国,一下子就全完了。这由国家法网渐渐严密的缘故,然而他们自己也没有小心翼翼地对待当世的禁令啊!
全诗
相关名句
-
死去方知亡国恨,尚激起、浪花如语,应不危攥又谁省、此时情绪。
出自:王奕的《贺新郎(秦淮观斗舟有感,追和思远楼)》
-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出自: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出自:杜牧的《题宣州开元寺(寺置于东晋时)》
-
可道新声是亡国,且贪惆怅后庭花。
出自:吴融的《水调》
-
不堪亡国音犹在,促数繁弦叫白翎。
出自:丘浚的《座中有搊筝者作白翎雀曲因话及元事口占此诗》
-
杜鹃帝蜀昔亡蜀,从此化为亡国物。
出自:丘逢甲的《二高行赠剑父、奇峰兄弟》
-
吴楚亡国悲,灵威为宣抒。
出自:沈曾植的《还家杂诗(其一)》
-
夜半木精听说法,昔年亡国恨都消。
出自:钱岳的《静安八咏录三(其一)陈桧》
-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出自:萨都剌的《次韵登凌歊台》
-
来往不知亡国恨,只看奇石问渔樵。
出自:陈献章的《登厓山观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