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cǐ yóu qín lù , shǎo jiàn xùn yù , zé fú cóng jiào zhì ;
小提示:"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我从前读书的时候,听说有一种既能兼济天下又是耿介孤直的人,总认为是不可能的,现在才真正相信了。性格决定有的人对某些事情不能忍受,真不必勉强。现在大家都说有一种对任何事情都能忍受的通达的人,他们外表上跟一般世俗的人没有两样,而内心却仍能保持正道,能够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没有悔恨的心情,但这只是一种空话罢了。老子和庄周都是我要向他们学习的人,他们的职位都很低下;柳下惠和东方朔都是通达的人,他们都安于贱职,我哪里敢轻视议论他们呢!又如孔子主张博爱无私,为了追求道义,即使去执鞭赶车他也不会感到羞愧。子文没有当卿相的愿望,而三次登上令尹的高位,这就是君子想救世济民的心意。这也是前人所说的在显达的时候能够兼善天下而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失意的时候能够独善其身而内心不觉得苦闷。从以上所讲的道理来看,尧、舜做皇帝,许由隐居山林,张良辅助汉王朝,接舆唱着歌劝孔子归隐,彼此的处世之道是一致的。看看上面这些人,可以说都是能够实现他们自己志向的了。所以君子表现的行为、所走的道路虽然各不相同,但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顺着各自的本性去做,都可以得到心灵的归宿。所以就有朝廷做官的人为了禄位,因此入而不出,隐居山林的人为了名声,因此往而不返的说法。季札推崇子臧的高尚情操,司马相如爱慕蔺相如的气节,以寄托自己的志向,这是没有办法可以勉强改变的。每当我读尚子平和台孝威传的时候,对他们十分赞叹和钦慕,经常想到他们这种高尚的情操。再加上我年轻时就失去了父亲,身体也比较瘦弱,母亲和哥哥对我很娇宠,不去读那些修身致仕的经书。我的性情又比较懒惰散漫,筋骨迟钝,肌肉松弛,头发和脸经常一月或半月不洗,如不感到特别发闷发痒,我是不愿意洗的。小便常常忍到使膀胱发胀得几乎要转动,才起身去便。又因为放纵过久,性情变得孤傲散漫,行为简慢,与礼法相违背,懒散与傲慢却相辅相成,而这些都受到朋辈的宽容,从不加以责备。又读了《庄子》和《老子》之后,我的行为更加放任。因此,追求仕进荣华的热情日益减弱,而放任率真的本性则日益加强。这像麋鹿一样,如果从小就捕捉来加以驯服养育,那就会服从主人的管教约束;如果长大以后再加以束缚,那就一定会疯狂地乱蹦乱跳,企图挣脱羁绊它的绳索,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顾;虽然给它带上金的笼头,喂它最精美的饲料,但它还是强烈思念着生活惯了的茂密树林和丰美的百草。
词语释义
服从:(动)依顺;听从:~指挥|~领导|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反]违抗|反抗。
从教:听从教导。指信教的人;教徒。指胁从﹑受教唆的人。从此使得;从而使。听任;任凭。
少见:1.谓所见不多。2.罕见;难得遇见。3.谓不常见面。
小提示:"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从教白浪长浮天,脚根饱踏吴江船。
出自:吴则礼的《奉圣念老得法于大通禅师游行十年归以其法接》
-
纵使龙头安尺木,更从教、豹变生三角。
出自:赵长卿的《贺新郎》
-
从教醉,添香倚玉,门外任清寒。
出自:曹勋的《满庭芳》
-
从教醉舞。
出自:张炎的《摸鱼儿(寓澄江,喜魏叔皋至)》
-
诗酒从教数,帘帏一任重。
出自:殷尧藩的《久雨》
-
难相见,赖有黄花满把,从教渌酒深倾。
出自:晁补之的《八六子(重九即事呈徐倅·祖禹十六叔)》
-
弄蕊攀条春一笑,从教水溅罗衣湿。
出自:范成大的《满江红(雨后携家游西湖,荷花盛开)》
-
威人者灭,服从者昌。
出自:文种的《五年五月吴破槜李王入吴与群臣临水祖道军阵固陵作祝词二章》
-
命服从夫贵,遗经易子成。
出自:李弥逊的《硕人赵氏挽诗(其二)》
-
志不在身名,奇服从其朔。
出自:谢元汴的《哭张芷园(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