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
-
朗读
- 1喜欢
出处
出自先秦的《精卫填海》
拼音和注音
yòu běi èr bǎi lǐ , yuē fā jiū zhī shān ,
小提示:"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词语释义
百里:一百里。谓距离甚远。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看'百里之命'。亦谓地小。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借指县令。宝剑名。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小提示:"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百里暮浩浩,下见旧时垒。
出自:冯煦的《九日同少符饮(其二)》
-
举棹百里中,两头见山色。
出自:李宗渭的《晚过临平山》
-
吕望未适周,百里长处虞。
出自:蔡羽的《游子》
-
百年九十多,百里九十半。
出自:熊鉌的《古风寿九十》
-
括苍搀天三百里,熊熊魂魂迷嵽嵲。
出自:彭郁的《题万壑风烟亭百韵》
-
修程不自勉,九十半百里。
出自:胡寅的《示龙王长老法赞用旧韵先公佳城与寺相直》
-
不能百里马牛风,千日相思一日逢。
出自:陈宓的《和潘舍人》
-
岛居莫笑三百里,菜把活它千万人。
出自:杨万里的《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其二)》
-
平生自足牛蹄水,为公辟易数百里。
出自:邓肃的《质夫和来》
-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出自:孟浩然的《下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