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代的《狱中杂记》
拼音和注音
liú zhě shí liù qī , jiē fù zhì xī shì dài mìng 。
小提示:"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凡判死刑的,一经判决执行,行刑的人便先等在门外,派同党进去索讨财物,叫做“斯罗”。对有钱的犯人,要找他的亲属讲条件;对没钱的犯人,便当面直接讲条件。如果判的是剐刑,便说:“答应了我的条件,便先刺心;不然的话,四肢解完,心还没死。”如果判的是绞刑,便说:“答应了我的条件,第一绞便包断气;不然的话,绞你三次以后还须加用别的刑具,才死得了。”只有判的是杀头,才没什么可讨价还价的,但是仍旧可以扣留脑袋不给死者家属,达成敲诈目的。因此,有钱的自然甘心贿赂几十百两银子,没钱的也会卖尽衣服杂物报效;只有穷得绝对拿不出钱的,才真照他们所说的执行。担任捆绑的也一样,如果不满足他们开的条件,五花大绑时便先给你来个骨断筋折。每年秋决的时候,虽然皇帝朱笔勾掉的只十分三四,留下的有十分六七,但全体囚犯都须捆绑着到西市,等待命令。其中被捆绑受伤的,即便幸而留下,也必须病几个月才能好,甚或成为一辈子也治不好的暗伤。我曾问过一个老差役说:“大家对受刑受绑的既没什么深仇大恨,目的只不过希望弄点钱而已;犯人果真拿不出钱,最后又何妨放人一马,不也算积德吗?”老差役说:“这是因为要立下规矩以警告旁的犯人,并警告后来的犯人的缘故。如果不这样,便人人都心存侥幸了。”担任上刑具和拷打的也一样。和我同时被捕受审时挨过夹棍的有三个人。其中有一个人给了二十两银子的代价,只骨头受点轻伤,结果病了个把月;另一个人给了双倍代价,只伤了皮肤,二十天便好了;再一个人给了六倍代价,当天晚上便能和平常一样的走路。有人问这差役说:“犯人有的阔有的穷,既然大家都拿了钱,又何必更拿多少做分别?”差役说:“没有分别,谁愿意多出钱?”由这故事,印证孟子“选择职业不可不慎重”的话,真是一点也不错!
全诗
相关名句
-
其三十六抱玉入楚国。
出自: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
-
舜举十六相,身尊道何高。
出自:杜甫的《述古三首》
-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
出自:吴文英的《声声慢·咏桂花》
-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出自:黄庭坚的《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
东村檀越,西市恩家。
出自:明本的《行香子》
-
东楼云黯无佳气,西市风香有笑颜。
出自:林鸿年的《杨忠悯公墓道》
-
自从登极行天诛,西市骈首阿大夫。
出自:钱澄之的《陈将军》
-
东门之东西市西,人家屋头啼竹鸡。
出自:谢应芳的《雨中怀秦主簿》
-
季伦弃西市,珠玉今谁多?
出自:姚燮的《同叶上舍元址读书观海卫回龙庵两月揽景兴怀托以歌咏无伦次也共得二十六章(其十二)》
-
东西市门间,老少纷相逐。
出自:林俊的《去岁大旱及春雨又霪述忧用汉郦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