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杨凝的《秋夜听捣衣》
zhēn chǔ wén qiū yè , cái féng jì yuǎn fāng 。
小提示:"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裁缝:(名)做衣服的工人。
砧杵:捣衣的垫石与棒槌。
远方:两者之间相隔较远的地方。
小提示:"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出自:陈展云的《尘海》
出自:王冕的《秋夜雨》
出自:李复的《秋晚谒秉文有诗遂用其韵》
出自:皇甫汸的《络纬吟》
出自:屈大均的《江东别朱生(其一)》
出自:朱希晦的《秋夜长》
出自:许谦的《遣兴四首(其一)》
出自:田雯的《七月十九夜》
出自:释智愚的《送僧省母》
出自:司马光的《出塞》
出自:张佐的《秦镜》
出自:郑辕的《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出自:仲子陵的《秦镜》
出自:王濯的《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出自:独孤绶的《投珠于泉》
出自:丁泽的《龟负图(东都试)》
出自:张佐的《忆游天台寄道流》
出自:丁泽的《上元日梦王母献白玉环》
出自:丁泽的《良田无晚岁》
出自:王表的《赋得花发上林(大历十四年侍郎潘炎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