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去《诗》未远,梗概尚存。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rán qù 《 shī 》 wèi yuǎn , gěng gài shàng cún 。
小提示:"然去《诗》未远,梗概尚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到了东周衰落秦国兴起的时候,采诗之官就废除了。天子不以采诗观风的办法补救并考察政事的缺失,平民也不以诗歌宣泄疏导自己的感情。于是颂扬成绩的风气兴起来,补救政事缺失的道理遭到破坏。这时候,六义就不完整了。国风演变为楚辞、五言诗开始于苏武、李陵。苏武、李陵、屈原遭遇都不好,他们都切合自己的情志,抒发感慨而写成诗文。因此,“携手上河梁”之类的诗句,仅止于表达离别的伤感,“行吟泽畔”这样的吟咏最终也只归于怨愤的思绪。诗中所表达的尽是彷徨难舍,抑郁愁苦,没有写到别的内容。但是距离《诗经》还相去不远,六义的大概还保存着。因此,描写离别就以双凫一雁起兴,讽咏君子小人就用香草恶鸟打比方。虽然六义不完全,还能得到国风传统的十分之二三。这时候,六义就缺欠了。晋宋以来,得到国风传统的大概就罕见了。如谢康乐诗的深奥博大,但是多耽溺于山水。如陶渊明诗的超拨古朴,但是又多放情于田园。江淹、鲍照之辈,又比这些诗还要偏狭。象梁鸿所写的《五噫歌》那样的例子,连百分之一二也没有。这时候,六义就逐渐微弱,走向衰落了。到了梁、陈中间,大都不过是玩弄风雪、花草而已。唉,风雪花草这类事物,《三百篇》中难道就割弃了吗?这只是看运用如何罢了。比如“北风其凉”,就是借风以讽刺威虐的,“雨雪霏霏”,就是借怜悯征役的,“棠棣之华”是有感于花而讽谕兄弟之道的,“采采苢”,是赞美车前草而祝贺妇人有子的。这都是以风雪花草起兴,而表现的意义则在于刺威虐、愍征役、讽兄弟、乐有子的。与此相反怎么可以呢?这样,“余霞散成,澄江静如练,”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这类篇章,辞确实华丽,我不知道它所讽谕的究竟是什么。因此,我说这些诗仅仅是玩弄风雪花草罢了。这时候,六义就完全消失了。
全诗
相关名句
-
中间梗概,比那吓蛮书赛也不赛。
出自:白朴的《杂剧·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
想昔日、名姬骏马,英雄梗概。
出自:陈维崧的《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其三)》
-
英华已剥馀本根,老气尚存冰雪古。
出自:贝琼的《题倪云林木石》
-
三径虽荒松尚存,东川遗老识清门。
出自:郑元祐的《题曹松径家谱》
-
百念皆空习尚存,稍修香火踏空门。
出自:陈师道的《酬智叔见戏二首(其一)》
-
楚汉干戈久已休,尚存遗迹在中州。
出自:薛瑄的《荥阳咏古八首(其四)》
-
所幸身尚存,相期各不朽。
出自:戴亨的《送王兼善之任黔南锦屏县任二首(其一)》
-
湖海尚存交谊在,嘤鸣端不负春阳。
出自:曹学佺的《初四日携具西园候夏彝仲令君因谈时事有感》
-
懊恼春将尽,芳菲景尚存。
出自:魏偁的《晴十韵书示邓麒杨贡诸生》
-
空闺形影那堪问,满架图书今尚存。
出自:章有湘的《哭夫子(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