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出头有二十国,一霎时七雄割据把兵鏖。

出处

出自清贾凫西的《木皮散人鼓词

拼音和注音

chūn qiū chū tóu yǒu èr shí guó , yī shà shí qī xióng gē jù bǎ bīng áo 。

小提示:"春秋出头有二十国,一霎时七雄割据把兵鏖。"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二十:20,是19与21之间的自然数。也可以写作+20。20是一个阿拉伯数字,是偶数,合数。中国汉语写作二十或者廿。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割据:(动)一国之内,拥有武力的人各自占据部分地区,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军阀~。

七雄: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强国。

一霎:片刻、一会儿。《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现在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还是早点走罢。」

十国:指五代时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北汉、闽、楚、荆南(即南平)十个割据政权。

一霎时:一会儿;一瞬间。指极短的时间。

出头:(动)①从困苦的或受压抑的境况中解脱出来:终于盼到了~之日。②出面;带头:~露面|你不~,这事情就办不成。③用在整数后,表示略超过这个整数:我已四十~了。

小提示:"春秋出头有二十国,一霎时七雄割据把兵鏖。"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贾凫西

贾凫西

明末鼓词作家。原名应宠,一字晋蕃。木皮子。山东曲阜人。根据他的《归兴诗》推定,约生于1590~1594年之间,《曲阜县志》记载他终年在80岁以上,约卒于1676年。以贡生授河北固安县令,居官有政声。不久擢升部曹,后又升任刑部郎中。明末告休还乡。清代初年,曾与有抗清活动的文人丁耀亢、阎尔梅过从甚密。后被迫仍补旧职。数月后称病复请告休,不准,遂假以说鼓词、废政务自劾免职,重回曲阜故里。晚年,因佯狂不羁,不容于乡党,移家滋阳,闭门著书,后以病卒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