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名利,不思宣召,惟恨知音少。

出处

出自元代戴善甫的《杂剧·陶学士醉写风光好

拼音和注音

bù qiú míng lì , bù sī xuān zhào , wéi hèn zhī yīn shǎo 。

小提示:"不求名利,不思宣召,惟恨知音少。"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名利:指名位和利益。

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求名:谓追求美名。谋求功名。

宣召:谓帝王召见臣下。

不求名利:淡泊名利

小提示:"不求名利,不思宣召,惟恨知音少。"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戴善甫

戴善甫

戴善甫一作戴善夫,元代杂剧作家。生卒年不详。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江浙行省务官,与《柳毅传书》剧作者尚仲贤同里同僚。作杂剧5种,现存《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有《元曲选》等刊本;《柳耆卿诗酒江楼》存部分曲文明沈采《四节记》卷4《陶秀实邮亭记》剧情与《风光好》相同,已佚。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