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名利,不思宣召,惟恨知音少。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元代戴善甫的《杂剧·陶学士醉写风光好》
拼音和注音
bù qiú míng lì , bù sī xuān zhào , wéi hèn zhī yīn shǎo 。
小提示:"不求名利,不思宣召,惟恨知音少。"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名利:指名位和利益。
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求名:谓追求美名。谋求功名。
宣召:谓帝王召见臣下。
不求名利:淡泊名利
小提示:"不求名利,不思宣召,惟恨知音少。"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你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的是名利与清闲各滋味。
出自:李直夫的《杂剧·花间四友东坡梦》
-
世路争名利,深山独结茅。
出自:孟贯的《赠隐者》
-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
出自:尚颜的《赠村公》
-
追想墙头梅下,门里桃边,名利为伊都忘了。
出自:晁补之的《斗百草》
-
回头笑,彼纷纷名利,过影浮沤。
出自:陈著的《沁园春(寿六二叔父德光)》
-
痴心恋,贪名利萦系。
出自:无名氏的《青梅引》
-
莫与溪声斗长舌,知音人在月华中。
出自:成鹫的《曹溪谒祖》
-
试拂膝上桐,谁是知音者。
出自:陈琏的《弹琴》
-
希世异人人不识,却因顽石遂知音。
出自:员兴宗的《石照》
-
岂为知音绝,停毫罢远思。
出自:王夫之的《前雁字诗十九首(其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