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功名,膏肓富贵,举世黄粱梦正酣。

出处

出自宋赵以夫的《沁园春(次方时父)

拼音和注音

kuài zhì gōng míng , gāo huāng fù guì , jǔ shì huáng liáng mèng zhèng hān 。

小提示:"脍炙功名,膏肓富贵,举世黄粱梦正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富贵:(形)既有钱又有地位:~人家。[反]贫贱|贫穷。

黄粱梦:《黄粱梦》是元代马致远的作品,全称《开坛阐教黄粱梦》。

功名:(名)①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②功绩和名声。

黄粱:是一种粟米,原产中国北方,是古代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举世:举世jǔshì整个人世;全世界举世闻名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膏肓:(名)指人体心与膈间的部分:病入~(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比喻事情严重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脍炙:1.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孟子·尽心下》:“公孙丑问曰:‘膾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膾炙哉!’”汉枚乘《七发》:“羞炰膾炙,以御宾客。”宋杨万里《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诗:“云子香抄玉色鲜,菜羹新煮翠茸兼。人间膾炙无此味,天上酥酡恐尔甜。”清刘大櫆《<郑子山诗集>序》:“一勺之水,可以知沧海之大;一臠之味,可以知膾炙之美。”2.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宋司马光《司马温公诗话·寇莱公诗》:“﹝寇準诗﹞为人膾炙。”明叶盛《水东日记·文章正宗叙论》:“书信往来,虽不关大体,而其文卓然为世膾炙者,亦缀其末。”清褚人穫《坚瓠九集·成语破》:“浙江陈煒字本叔,时艺膾炙一时。”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三:“滕王阁连甍市廛,名不称实;徒以王勃一序,膾炙今古。”参见“膾炙人口”。3.犹宰割,处置。明李贽《与刘肖川》:“尊翁兹转,甚当,但恐檀越远去,外护无依,不肖当为武昌鱼,任人膾炙矣。”

小提示:"脍炙功名,膏肓富贵,举世黄粱梦正酣。"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赵以夫

赵以夫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居长乐(今属福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知监利县。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宝庆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