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出处

出自唐刘禹锡的《汉寿城春望

拼音和注音

tián zhōng mù shù shāo chú gǒu , mò shàng xíng rén kàn shí lín 。

小提示:"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

词语释义

行人:(名)在路上走的人。

上行:1.尊位。2.上市货卖。

田中:田地之中;田野之中。指乡村。

刍狗:古时结草为狗形,以供祭祀之用,用毕则弃之。后借以比喻无用之物。

小提示:"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