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子桑扈,当从方外求。

出处

出自唐代储光羲的《游茅山五首

拼音和注音

bù jiàn zi sāng hù , dāng cóng fāng wài qiú 。

小提示:"不见子桑扈,当从方外求。"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方外:1.世俗之外,旧时指神仙居住的地方。2.边远所在,异域。

小提示:"不见子桑扈,当从方外求。"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储光羲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