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先秦的《寡人之于国也》
拼音和注音
qī shí zhě yī bó shí ròu , lí mín bù jī bù hán ,
小提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词语释义
食肉:吃肉;以肉作食物。吃鸟兽的肉。3.专指吃荤食。4.谓做高官,封侯。
黎民:(书)(名)百姓;民众。
衣帛:指精美的丝绸服装。
不饥不寒: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小提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独北都、留守未归来,七十一。
出自:吴泳的《满江红》
-
语罢长谣更浮白,七十年来似畴昔。
出自:顾炎武的《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
-
七十二鸳鸯,交颈花閒住。
出自:王鹏运的《卜算子》
-
寂寞三家市,龙钟七十翁。
出自:陈镒的《次韵村居》
-
七十儿为内相,斑衣笑捧金尊。
出自:蒲道源的《木兰花慢.寿刘邢公》
-
独北都、留守未归来,七十一。
出自:吴泳的《满江红(其二)寿范潼川并序》
-
先生闭帘讽道书,七十朱颜鬓未疏。
出自:胡直的《赠魏翁》
-
邂逅为尔题画图,七十老翁言匪迂。
出自:杨士奇的《题康干竹石》
-
漏尽酒酣天欲曙,又称七十二年人。
出自:王应斗的《甲辰守岁》
-
腊月无多日,行年七十三。
出自:谢应芳的《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