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jì zǐ ruò ér cái , xiōng dì jiē ài zhī , tóng yù lì zhī yǐ wéi jūn 。
小提示:"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吴子派札来(鲁国)访问。”吴国本无所谓国君,无所谓大夫,这则记载为什么承认它有国君,有大夫呢?为了表明季子的贤啊。季子贤在哪里呢?辞让国君的位置啊。他辞让君位是怎么一回事呢?谒、馀祭、夷昧跟季子是一母所生的四兄弟,季子年幼而有才干,兄长们都爱他,一起想立他做国君。谒说:“现在如果就这样仓促地把君位给他,季子还是不接受的。我愿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弟弟,由弟弟依次接替哥哥做国君,最后把君位传给季子。”馀祭、夷昧都说行。所以几个哥哥在位时都勇敢不怕死,每次就餐必定祈祷,说:“上天如果让吴国存在下去,就保祐我们早点遭难吧。”所以谒死了,馀祭做国君。馀祭死了,夷昧做国君。夷昧死了,国君的位置应当属于季子了。季子出使在外,僚是寿梦的庶长子,就即位了。季子出访回国,一到就把僚当作国君。阖闾说:“先君所以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弟弟,都是为了季子的缘故。要是遵照先君的遗嘱呢,那么国君应该季子来做;要是不照先君的遗嘱呢,那么我该是国君。僚怎么能做国君呢?”于是派专诸刺杀僚,而把国家交给季子。季子不接受,说:“你杀了我的国君,我受了你给予的君位,这样我变成跟你一起篡位了。你杀了我哥哥,我又杀你,这样父子兄弟相残杀,一辈子没完没了了。”就离开国都到了延陵,终身不入吴国宫廷。所以君子以他的不受君位为义,以他的反对互相残杀为仁,称许季子的贤德。那么吴国为什么有国君,有大夫呢?既承认季子是臣,就应该有君啊。札是什么呢?吴季子的名啊。《春秋》对贤者不直称其名,这则记载为什么称名呢?认可夷狄,不能只凭一事一物就认为够条件了。季子是被认为贤的,为什么季子还不够条件呢?认可做人臣子的,一定要使他像个臣子;认可做人儿子的,一定要使他像个儿子。(言外之意是:季子是夷狄之邦的臣子,是夷狄之王的儿子,就要在用语遣词上显示出这一点来。这就是所谓“《春秋》笔法”。)
全诗
相关名句
-
衣冠税驾趍行在,兄弟登坛守故乡。
出自:程敏政的《东密岩乃先世祖都使公沄淘兄弟起兵拒黄巢处》
-
兄弟无故父母存,此语未必惭邹轲。
出自:范梈的《题姑苏丁氏一乐斋》
-
交君兄弟晚,乃在乱离后。
出自:陈梦雷的《戊午春入都请罪施介平又韩追送江干诗以谢之》
-
还有幸、公家兄弟,相逢相识。
出自:刘敏中的《满江红》
-
感君好兄弟,行当访虚址。
出自:敖陶孙的《送安丰尉丁梦符归霅川因简之晦兄弟时寓崇川报恩寺》
-
季子黄金尽,安仁白发新。
出自:陆游的《暮春二首(其一)》
-
季子二年别,铜章百里分。
出自:孟洋的《约苏天秀年兄会鸣谦驿》
-
浪游未入西秦地,季子貂裘已半残。
出自:梁以壮的《秋风》
-
还乡遍喻相如檄,隆养高旋季子舆。
出自:张国维的《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其三)》
-
长卿空涤器,季子漫多金。
出自:李之仪的《同赵德麟宿长河堰僧房德麟适相送至此且约明春再相会有诗见及次其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