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

出处

出自明代茅坤的《青霞先生文集序

拼音和注音

máo zi shòu dú ér tí zhī yuē : ruò jūn zhě , fēi gǔ zhī zhì shì zhī yí hū zāi ? kǒng zǐ shān 《 shī 》,

小提示:"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巷伯》篇的讥刺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

词语释义

孔子:春秋时孔丘。

志士: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

小提示:"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茅坤

茅坤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