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节义何为高,七尺之台一竿竹。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dōng dōu jié yì hé wéi gāo , qī chǐ zhī tái yī gān zhú 。
小提示:"东都节义何为高,七尺之台一竿竹。"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为:1.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唐韩愈《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清侯方域《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司马相如卖酒成都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2.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刘稷﹞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唐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子产》:“子产立公孙洩及辰止……太叔曰:‘公孙何为?’子产曰:‘説也。’”3.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唐徐夤《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东都: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大业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显庆二年十二月﹞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昇元元年﹞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2.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綺靡。”3.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参见“东都门”。
一竿:宋时京师买妾,每五千钱名为“一竿”。
七尺:古代指二十岁。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节义:节义,汉语词语,拼音jié yì,亦作“ 节谊 ”,谓节操与义行。
小提示:"东都节义何为高,七尺之台一竿竹。"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骑上下山亦疏矣,鯈从容出何为哉。
出自:苏轼的《陈伯比和回字复次韵》
-
是身牢落终何为,人不汝嫌汝自嗤。
出自:韩驹的《送葛亚卿欲行不一过仆》
-
闻说枯鱼欲泣,何为化鹤来归。
出自:尤侗的《西江月(其七)鲞鹤》
-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出自:杜甫的《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五)》
-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出自: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二)》
-
丈夫具七尺,岂但妻子谋。
出自:王世贞的《岁暮即事杂言六章(其五)》
-
盛以巨盎置铃阁,珍比七尺红珊瑚。
出自:宋荦的《黄山松石歌寄金仁叔将军兼索子湘和》
-
进士初及第,头上七尺焰光。
出自:佚名的《轻薄者为进士及第语(其二)》
-
七尺匡床置草屋,展开冰簟蕲州竹。
出自:李之世的《王际明以藤枕见贻拈韵答之和坡翁琴枕》
-
坐起自携藤七尺,穿林络绎似巡堂。
出自:惟则的《师子林即景六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