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先秦的《勾践灭吴》
拼音和注音
fū shàng dǎng zhī guó , wǒ gōng ér shèng zhī ,
小提示:"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依水而居的人习惯于住在水旁。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也不能长期住在那里,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子;而越国,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们的船。这是消灭越国的有利时机,千万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如果您失去这个有利的时机,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
全诗
相关名句
-
夷狄之国多雄壮,赳赳威名镇海东。
出自:《杂剧·摩利支飞刀对箭》
-
若是我不得胜之时怎的来,则怕羞见俺那唐十宰。
出自:《杂剧·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
-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
出自:《勾践灭吴》
-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
滇人黄谷张远师,远今人物良胜之。
出自:彭孙贻的《题明皇出游图》
-
鲁人为筑数仞台,守礼之国何有哉。
出自:朱一蜚的《马回台》
-
我冠带之国,忍鳞介是伍?
出自:叶方霭的《海氛清》
-
则不如其弟知命,而无知命强项好胜之累。
出自:黄庭坚的《写真自赞五首(其二)》
-
喜见胜之持使节,却教汲黯去朝廷。
出自:文徵明的《送袁裕春佥宪之建宁》
-
扳跻虽然未尽济,胜之双足未惬览。
出自:李孙宸的《赠何龙友游古冈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