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jiāng cóng xiān jūn zhī mìng yǔ , zé guó yí zhī jì zǐ zhě yě ;
小提示:"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吴子派札来(鲁国)访问。”吴国本无所谓国君,无所谓大夫,这则记载为什么承认它有国君,有大夫呢?为了表明季子的贤啊。季子贤在哪里呢?辞让国君的位置啊。他辞让君位是怎么一回事呢?谒、馀祭、夷昧跟季子是一母所生的四兄弟,季子年幼而有才干,兄长们都爱他,一起想立他做国君。谒说:“现在如果就这样仓促地把君位给他,季子还是不接受的。我愿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弟弟,由弟弟依次接替哥哥做国君,最后把君位传给季子。”馀祭、夷昧都说行。所以几个哥哥在位时都勇敢不怕死,每次就餐必定祈祷,说:“上天如果让吴国存在下去,就保祐我们早点遭难吧。”所以谒死了,馀祭做国君。馀祭死了,夷昧做国君。夷昧死了,国君的位置应当属于季子了。季子出使在外,僚是寿梦的庶长子,就即位了。季子出访回国,一到就把僚当作国君。阖闾说:“先君所以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弟弟,都是为了季子的缘故。要是遵照先君的遗嘱呢,那么国君应该季子来做;要是不照先君的遗嘱呢,那么我该是国君。僚怎么能做国君呢?”于是派专诸刺杀僚,而把国家交给季子。季子不接受,说:“你杀了我的国君,我受了你给予的君位,这样我变成跟你一起篡位了。你杀了我哥哥,我又杀你,这样父子兄弟相残杀,一辈子没完没了了。”就离开国都到了延陵,终身不入吴国宫廷。所以君子以他的不受君位为义,以他的反对互相残杀为仁,称许季子的贤德。那么吴国为什么有国君,有大夫呢?既承认季子是臣,就应该有君啊。札是什么呢?吴季子的名啊。《春秋》对贤者不直称其名,这则记载为什么称名呢?认可夷狄,不能只凭一事一物就认为够条件了。季子是被认为贤的,为什么季子还不够条件呢?认可做人臣子的,一定要使他像个臣子;认可做人儿子的,一定要使他像个儿子。(言外之意是:季子是夷狄之邦的臣子,是夷狄之王的儿子,就要在用语遣词上显示出这一点来。这就是所谓“《春秋》笔法”。)
全诗
相关名句
-
知他蒙先君寄命托微臣,不知的道有心待窥伺皇朝。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辅成王周公摄政》
-
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
出自:左丘明的《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
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时作吏部侍郎。
出自: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
-
逮我先君子,仁孝俭且文。
出自:辛弃疾的《周氏敬荣堂诗》
-
先君曩侍缉熙殿,拜赐天画盈筐箱。
出自:家铉翁的《三山吴履道承出示理皇御书唐人诗恭题其后》
-
先君穆公世,与楚约相捍。
出自:苏轼的《凤翔八观,并叙(其二)诅楚文》
-
其勤其施,惟先君之思。
出自:曹勋的《琴操.越裳操》
-
青琐先君职,金台屹古燕。
出自:陈子升的《感秋四十首(其十三)》
-
公与先君交四十年,春秋责备独严,潞国能容唐介疏;
出自:刘庚莲的《挽张之洞联》
-
先君儒起家,负冤踣奔播。
出自:方回的《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