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离文字非心眼,欲证圆通有耳根。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wèi lí wén zì fēi xīn yǎn , yù zhèng yuán tōng yǒu ěr gēn 。
小提示:"未离文字非心眼,欲证圆通有耳根。"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心眼:心与眼。南朝梁王僧孺《夜愁示诸宾》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宋苏辙《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诗:“吾弟有儁才,见事心眼明。”陈登科《赤龙与丹凤》十九:“你人小不会有人注意,路上见人嘴要巧,心眼灵活些。”谓有意做作以求人知。语本《庄子·列御寇》:“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郭象注:“有心於为德,非真德也。夫真德者,忽然自得而不知所以德也。率心为德犹之可耳,役心於眉睫之间则伪已甚矣。”唐李德裕《慎独论》:“为德者尚不可以有心眼,况为恶者乎?”指心计。《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及至处下来,见他一味诚实,不辞劳,不自大,没一些心眼儿,没一分脾气……因此大家不但不笑他,转都爱他敬他。”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祥子送的,看他多么有心眼!’虎妞堵着爸爸的耳根子吹嘘。”峻青《海啸》第四章七:“咳!这些混蛋,真可恶,竟然使出这种黑心眼来了。”胸怀;度量。唐施肩吾《登岘亭怀孟生》诗:“峴山自高水自緑,后辈词人心眼俗。”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小顺儿的妈决定沉住了气,不去嫉妒老二作官。她的心眼儿向来是很大方的。”见识;观察力。唐李群玉《赠方处士兼以写别》诗:“所知心眼大,别自开户牖。”宋邓椿《画继》卷九:“元章心眼高妙,而立论有过中处。”心意;心思。宋张先《武陵春》词:“菱蔓虽多不上船,心眼在郎边。”元刘天迪《齐天乐》词:“甚新雨情怀,故园心眼,明日西江,斜阳帆影转。”刘白羽《新社会的光芒》:“反正两个心眼:穷人盼八路来,富人盼八路别来。”心底,内心。《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姑娘一听,这话又正钻到心眼里来了。”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四十章:“老人家打心眼里喜欢这粗壮的后生。”心地,存心。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老孙头,你光打辕马,不是心眼太偏了吗?”梁斌《播火记》四:“模样尚在其次,要紧的是心眼好,脾气正直,将来能顶门过日子。”佛教语。谓心如眼,能洞察领悟诸法。《观无量寿经》:“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
文字:(名)①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等。②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等。③指文章或文章的词句:~精通。
圆通:1.通达事理,处事灵活;2.佛教用语;3.快递名称。
耳根:1.耳朵的根部。2.佛教语。六根之一。指对声境而生耳识者。3.指缀在鞋跟上的带片。4.耳朵。
小提示:"未离文字非心眼,欲证圆通有耳根。"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借取金貌薰最好,袅烟痕、篆作回文字。
出自:张慎仪的《贺新凉.壬申季夏客居邛廨,蕉窗送雨,烦襟洒然,张紫帆枉存,同赋此解》
-
平生结习觑文字,扬榷新诗吾亦颇。
出自:严复的《以渔洋精华录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诗见述率赋奉答》
-
金谷诗成罚不遵,饮惟文字亦翻新。
出自:王芑孙的《清明后十日陈古华农部招同秦小岘舍人邵荻香徐郎斋两孝廉小饮肄书次小岘韵(其二)》
-
我来区区献文字,愿挹灏气澄冤芬。
出自:陈曾寿的《以近诗请散原先生评定附呈一诗》
-
搜搅枯肠有文字,玉州犹爱月团栾。
出自:虞俦的《有怀广文俞同年(其三)》
-
文字寄我来,官邮远飞橐。
出自:黄庭坚的《寄李次翁》
-
是家风节在峨岷,仍见诸孙文字贫。
出自:赵蕃的《送曾耆英持胡端殿书谒张袁州四首(其一)》
-
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
出自:林光朝的《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
-
赤图绿牒文字古,空桑孤竹音调希。
出自:汪莘的《群玉堂即事》
-
尘埃下视三千界,文字勤追二百年。
出自:孙应时的《和答吴尉俞灏商卿见赠因用韵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