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有是理?你若不信,着你见本来面目者。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元代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第二本》
拼音和注音
yān yǒu shì lǐ ? nǐ ruò bù xìn , zhe nǐ jiàn běn lái miàn mù zhě 。
小提示:"焉有是理?你若不信,着你见本来面目者。"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信:1.不信任。2.没有信用或失信。3.难道。
面目:(名)①同“面貌”①:~狰狞|~可憎。[近]面目。②同“面貌”②:政治~|不见庐山真~。[近]面目。③面子;脸面:任务完不成,我有何~见同志们。
本来:(形)原有的:~面目。[近]原本。②(副)从前,先前:这本书~是我的,怎么跑到你那去了?③(副)表示理所当然:~就是嘛。
本来面目: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本来的样子。
小提示:"焉有是理?你若不信,着你见本来面目者。"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万物备于我,本来无欠馀。
出自:陆游的《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其九)》
-
本来兰玉易摧,累尔翁老悼童乌,此去匆匆真太恝;
出自:待考的《挽林贞女夫李某联》
-
玉骨本来贞白,缁尘莫涴裳衣。
出自:胡奎的《题梅月图为长沙人作(其二)》
-
知君丘壑人,此或本来面。
出自:张萱的《吴孝甫以雨后秋山图并诗见赠赋此奉答》
-
本来无位次,僧趁俗安排。
出自:释居简的《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五十四)》
-
佛香平日愿,经卷本来心。
出自:李之仪的《诚上人游方既归林下焚香诵经以严报地相见欣然留不欲去遂赋小诗》
-
本来袁窦原殊气,却比萧周已尽空。
出自:谭宗浚的《书事(其一)》
-
山侗亦认本来真。
出自:马钰的《虞美人》
-
明月芦华未得如,清光自照本来虚。
出自:释正觉的《纯白禅人求颂》
-
个个本来天所赋,随人变化有奇工。
出自:陈淳的《用明师叔韵赠画工张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