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yú shǎo shí guò lǐ sì zhōng , jiàn běi zá jù yǒu 《 sì shēng yuán 》,
小提示:"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我年轻时经过家乡的店铺,看见有北杂剧《四声猿》。意趣和气概豪放旷达,与近年来书生所编写的传奇大不相同,署名为“天池生”,怀疑它是元代人的作品。后来到越地去,看见人家单张的书幅上有署款“田水月”的,笔法刚劲有力,一种郁结在胸中的不平之气,透露于字画中,仿佛可见。心中十分惊讶,却不知道田水月是谁。
词语释义
杂剧:一种戏曲。原为宋代以滑稽方式表演的戏,至元代则指以北曲为主干的戏剧。
四声:1.字音的四种声调。古汉语字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类,叫做四声。2.中国的普通话的字调有阴平(读高平调,符号是“ˉ”)、阳平(读高升调,符号是“ˊ”)、上声(读先降后升的曲折调,符号是“˘”)、去声(读降调,符号是“ˋ”)四类,也叫四声(轻声在外)。3.泛指字调。
少时:1.不大一会儿;不多时。2.年轻时。
小提示:"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出自:吕岩的《牧童》
-
明日做甚杂剧?奴家今日身已不快,懒去勾阑里去。
出自:《戏文·宦门子弟错立身》
-
哥哥,你那做杂剧的衣服等件,不曾坏了。
出自:《杂剧·汉钟离度脱蓝采和》
-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出自:高适的《送别》
-
云头金玦秋意生,城南啼乌三四声。
出自:宋褧的《凉夜吟》
-
三声四声愈可听,碧涧琅琅泻流水。
出自:徐庸的《听琴为华守诚题》
-
吴山吴水新迎送,学唱《阳关》第四声。
出自:杨维桢的《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其四)》
-
南曲高生称独擅,杂剧终推关马。
出自:汪东的《金缕曲(其一)读元人杂剧,用罅字韵》
-
书生只解风流梦,赢得啼猿有四声。
出自:杨潮观的《三谒庞士元墓(其三)》
-
寺钟三四声,庭树苍烟合。
出自:陆费瑔的《与许三静默寺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