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叶分飞砧上下,白云零落马东西。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huáng yè fēn fēi zhēn shàng xià , bái yún líng luò mǎ dōng xī 。
小提示:"黄叶分飞砧上下,白云零落马东西。"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上下:1.在职位、辈分上较高的人和较低的人:机关里~都很忙。老师的话搞得全班~人心惶惶。2.从上到下:摩天岭~有十五里。奶奶腿脚不便,~楼需要人搀扶。3.指程度上高低、优劣:不相~。难分~。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这里一亩地能有一千斤~的收成。5.从低处到高处或从高处到低处:商场有了电梯,顾客~很方便。
零落:(动)花叶凋谢,脱落:草木~。[近]凋零|零散。[反]茂盛。②(动)事物衰败下去:家境~|~殆尽。③(形)稀疏不密集:~的枪声|山坳里村舍~。[反]密集。
黄叶: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佛教语。以杨树黄叶为金,比喻天上乐果,能止人间众恶。
白云:1.天上白色的云朵。《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唐苏颋《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蓬莱阁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2.黄帝时期掌管刑狱的官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黄帝云师云名”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唐孙逖《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二》:“胡武平宿,贺晏元献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3.代指《白云谣》。唐李白《大猎赋》:“哂穆王之荒诞,歌《白云》之西母。”唐白居易《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景耀月《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白云謡”。4.也可以用作思亲的意象。《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宋岳珂《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梁瑄不归,璟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清黄遵宪《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白云篇”。5.可以比喻归隐。晋左思《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南朝梁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唐钱起《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宋张炎《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州?”明徐渭《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6.专指陈抟。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高逸》:“陈摶,周世宗常召见,赐号白云先生。太平兴国初,召赴闕,太宗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7.代指白云亭。参见“白云亭”。
东西:1.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他买~去了。雾很大,十几步以外的~就看不见了。语言这~,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咱们写~要用普通话。2.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老~。笨~。这小~真可爱。
分飞:语本《艺文类聚》卷四三《古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因称离别为分飞。
落马:1.落下马鞍。也比喻打仗或竞赛失败2.江湖黑话指被逮捕
小提示:"黄叶分飞砧上下,白云零落马东西。"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那刘、阮二人来了,吾先使白云一道,
出自:王子一的《杂剧·刘晨阮肇误入桃源》
-
西湖秋夜九里松,二高峰,破白云一声烟寺钟。
出自:张可久的《【越调】寨儿令》
-
东西逐流风,南北信逝波。
出自:吕希周的《杂诗》
-
白云载青山,青山欲飞去。
出自:程本立的《题山水画(其一)》
-
兰台仙馆白云秋,飞盖争随上客游。
出自:于慎行的《荆门歌送沈澄川太史奉使楚藩》
-
半生不识东南路,浪迹深惭上下船。
出自:刘鹗的《登快阁》
-
遥思栖隐客,高啸白云乡。
出自:何基的《寒夜寄友》
-
万里尘沙,谁不叹、红尘零落。
出自:熊琏的《满江红.明妃词》
-
零落佩兰盈渚。
出自:朱祖谋的《迷神引.戊戌五日半塘老人以清泉瓣香敬祀三闾大夫,依屯田体为迎神之章。率和一阕,醉醒清浊之感,未能发抒万一也》
-
娱心岭白云,濯足溪流浑。
出自:李纲的《许崧老赋三友篇以遗东林圭禅师余尝次韵和之未几余被命宣抚荆广崧老复以诗来曾未一岁间闻吴元中薨于柳崧老东归薨于虔余方罢帅事屏居长乐圭禅师自江西见过阅箧中得崧老二诗相与读之怆然因复追和其韵(其一)次孙字韵古》